高考复习题及考试题课时提能演练(一) 1.1.pdfVIP

高考复习题及考试题课时提能演练(一) 1.1.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提能演练 (一) (30 分钟 50 分) 一、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2012·南通高二检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比血浆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D.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来源:Z,xx,k.Com] + + A.O 、CO 、血红蛋白、H 、Na 2 2 B.载体蛋白、酶、抗体、激素、H O 2 2+ C.纤维蛋白原、Ca 、载体蛋 白、尿素 + D.K 、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 O 2 3.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如图,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 ) A.① 白细胞 B.②组织液[来源:学_科_网] C.③水 D.④红细胞 4.如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 环境依次主要是 ( ) A.组织液→血浆 B.组织液→淋巴→血浆 C.细胞内液→组织液→细胞内液 D.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 5.下列选项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多选)( ) A.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B.淋巴管阻塞 C.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糖尿 D.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共 25 分) 6.(10 分)(2012·宿迁高二检测)如图甲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示意图, 乙是内环境示意图,请回答: (1)若甲图 A、B、C 分别代表与人体体内细胞物质交换直接相关的系统,则 A 和 C 依次为______、______系统;人体依赖 B 系统主要完成_______________ 这项功能。 (2)甲图中②和④对应乙图中的相应物质,则 a 是乙图中的[ ]_____,b 是乙 图中的[ ]______(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在甲图方框内用箭头表 示 a、b 和④三者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3)①②③④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_____(填序号)。 【实验 ·探究】 7.(15 分)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为验证人体内环境中 pH 的相对稳定 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 试管若干支。Na CO 、乳酸、pH 试纸、滴管等。 2 3 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 pH 变化的主要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设计 A、B 两个实验组,每组取 3 支试管。 ②先向 A 组中的 3 支试管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再依次滴入等量乳 酸,测量 pH 并记录入表。 ③向B 组中的 3 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再依次滴 入等量___________,测量pH 并记录入表。 (3)结果预测: A 组:1 号试管 pH 变化明显,pH 明显降低,2、3 号试管 pH 变化不明显 B 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