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滑轮》习题课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滑轮》习题课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三步曲”解滑轮问题 ――《滑轮》习题课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进一步了解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 (2) 理解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功率的概念,并能计算相关物理量。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动滑轮的特点。 (2)通过分析滑轮组模型,掌握滑轮组的分析方法一一三步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实验探索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 把滑轮组问题构建成模型,培养学生建模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动滑轮、 动滑轮和滑轮组,对这三者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好的掌握 ,但对于 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学以致用能力较弱,遇到滑轮组相关问题时不知道如何下手, 还有部分 同学对滑轮组相问题有畏惧情绪。 三、 重点难点 重点:用三步曲解决滑轮问题 难点:用三步曲解决滑轮问题 四、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活动1 :温故知新 滑轮分 和 两种。 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 在使用时,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如图,因为同一条绳子上的力是相等的且绳子不可伸缩 F甲 G甲 F乙= G总 S甲绳 S物 S乙绳= S物 定滑轮实质上是 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 ,但能改变 。动滑轮 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 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 力,但 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利用甲乙装置提升物体上升高度为 h,利用丙拉动物体前进距离为 S 甲: 有用功 W= ,总功 W^= 乙: 有用功 W= ,总功 W^= 丙: 有用功 W= ,总功 W^= 活动2:实验突破,扫除障碍 从“温故知新”中发现,学生对于动滑轮的特点掌握不到位,这也直接导致在写图乙的 有用功、总功的表达式时出错。所以,在课堂之初,就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再次探究动滑轮 的特点,为分析滑轮组问题扫除障碍。 动滑轮的重力G 动滑轮的重力G动/N 物体的重力G动/N 绳子的拉力F乙/N 物体移动的路程S物/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路程 S乙绳/m 你得到的结论是: 1. 2. 活动3:滑轮秘诀,学“三步曲” 因为定滑轮既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又不能省距离, 而动滑轮省力非距离, 所以,三步曲中 的三步都是对动滑轮进行分析。第一步是:圈出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n。第二步是:找出动 滑轮上的平衡力。第三步是找动滑轮上的端心比 1, S端=nS心,v端=n v心。在这个环节中, S端即绳子自由端1笔者借助动态 S端即绳子自由端 1 (备注:“端”指的是绳子的自由端, “心”指的是滑轮的中心。有时候, 移动的距离,s心即物体移动的距离,所以有 S绳= nS 物。 还有的时候是 S绳=S物,(例: 本文“五、课后延伸,天人合一”中的拓展 2)而“端心比”把这两种情况合二为一了。 ) 滑轮组分析三步曲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n= 22F=G物+G动n=_ 3 _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n= 2 2F=G物+G动 n=_ 3 _ 3F=G物+G 动 S 端=3 S 心 v端=_3_ v心 n =__2— 2F=f — S 端=3 S 心 v 端=_3__ v 心 领会了这三种经典模型后,带领学生一起小结三步曲。小结的同时,用图丁(见下文) 检测学生是否学会。发现同学们掌握得很好,可以去挑战实际问题了。 活动4:挑战滑轮,步步高升 此环节精心设计了三道题,挑战难度依次加大。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先 在虚线方框内写出“三步曲”,理清思路,再解决问题。 初出茅庐 这道题是经典的滑轮组问题,且在上面的小结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图丁的分析方法, 在此将图丁的滑轮模型设计到实际问题中, 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能力的同时, 还能帮助学生 建立自信心,从而获得继续挑战下去的动力。 学生解答完后,选取一部分同学的学案投影展 示。 挑战一:初出茅庐 。已知伤员和担架总重T救援过程中使用的滑轮组如图所示 (不考虑摩擦和绳重) 。已知伤员和担架总重 T 960N,每个滑轮重 20N。( g=10N/Kg) (1)救援人员将伤员需匀速提高 10m,要用多大的力? 救援人员移动的距离? (2 )救援人员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TOC \o "1-5" \h \z I ' I 1. n= : :2. __F= ; | 3. S 端= S 心 I I j 登堂入室 这道题,在第一道题的基础上,添加了“摩擦力”元素,加大了难度,但是只要掌握了 分析滑轮的三步曲,那解答起来也就无忧虑了。 挑战二:登堂入室 用如图的滑轮组水平地拉动物体.已知物重为 1000N,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绳重,g=10N/Kg ).求:是180N,当绳端的拉力是 100N时,物体以0.5m/s 绳重,g=10N/Kg ).求: 人拉绳端的移动速度; 动滑轮的重; 拉力F的功率. ;1. n=

文档评论(0)

dianxin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