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件 常见的修辞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 如“红领巾”只代指少先队员; 而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 如“太阳”可以比喻共产党、新中国、青年等等。 ③借喻可换成明喻,而借代则不能。 如可以说“共产党像太阳”,不能说“少先队员像“红领巾”。 七、设问、反问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 反问:即反诘。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答案) 例:是谁创造了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例: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区别 ①反问句是从反面提出问题,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句里面,它的字面内容和句意正好相反,句子的语气较强。设问句是从正面故意提出问题,自问自答,问句本身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语气较弱。 ②反问句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语气,用强烈的反问语气来表明作者的思想;设问句的主要作用是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答题指津]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前提是理解。因此,首先要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虽然不考概念本身,但要做到“正确运用”,必须首先弄清概念,明白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区别方法。例如,什么是比喻、比喻有哪儿种类型及特征、比喻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等。要弄清概念,最好记住每个辞格的典型例句,以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次是认真审题。做题时,应逐词逐句把握要求,弄清题干明示信息,明确题意,注意隐含信息。不要放过一个疑点。 再其次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题型应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判断修辞方法运用正误的类型。判断对修辞方法运用效果分析的正误,题型为选择题。答这一类题,一定要认真阅读,分析全句、全文或全诗的意思,一定要立足于整体,在纵观整体的情况下,再分析语境,比照选项。 另一类是与仿写综合起来,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造句的题。对这一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的明示要求,然后分析仿写句,弄清其在内容、句式、用词、色彩、语气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展开必要的想像,最后按要求表述出来。 第四是注意组织好语言的表述,使之达到最佳的修辞效果, 真正实现修辞的最大功能。 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修辞训练——比喻 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 , , ;人的一生像水, 要灵活,方法须随和; , ,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 风须朴实。 人的一生像木 要充实(成材) 内涵 须深刻(立场须坚定) 人的一生像火 要燃烧(要热情) 性格须热情(态度 (须诚恳) 文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好,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比喻教育方法 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比喻众多教育对象 创造宣言(节录) 陶行知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修辞训练——比拟 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 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修辞训练——比拟 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 “合”在这里是“环绕”的意思,“斜”在这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