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施方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14号)、《民政部关于印发〈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民发〔2016〕178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政发〔2016〕148号),《市政府关于加快完善特困供养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7〕150号)精神,切实保障特困人员的基本权益,现就加快完善本街道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应救尽救。强化政府托底保障职责,为城乡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疾病治疗和殡葬服务等方面保障,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二)社会参与,强化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特困人员救助和供养服务,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适度保障,分类救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制定救助供养标准,并做好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立足特困人员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需求,分类实施救助和服务。 (四)属地管理,城乡统筹。街道人民政府统筹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强化管理服务和资金保障。 二、对象认定 (一)基本条件 具有本街道户籍,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1.无劳动能力; 2.无生活来源; 3.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二)认定标准 1.无劳动能力的认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无劳动能力: (1)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2)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3)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肢体、视力残疾人。 2.无生活来源的认定 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等各类收入,不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补贴。 年收入总和低于我市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不存在下列状况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无生活来源: (1)有汽车(残疾人用于功能性补偿代步且未用于客货运营的除外)、大型农机具的; (2)雇佣他人从事经营性活动的; (3)从事有价证券买卖及其他投资行为的; (4)拥有1处以上(含1处)房产且人均住房面积超过当地公布的人均住房面积的; (5)享受救助期间或者提出申请之日前5年内有房屋权属登记交易记录的(因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的除外); (6)家庭人均存款超过当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7)享受救助期间或者提出申请之日前2年内进行高标准装修房屋的; (8)家庭水、电、气月人均支出超过当地低保标准25%的,家庭通讯费月人均支出超过当地低保标准20%的; (9)家庭成员购置贵重首饰,或经常享用高档烟酒等非生活必需品,以及经常参加高消费娱乐休闲活动的; (10)享受救助期间或者提出申请之日前1年内家中购买单件价值超过低保标准10倍以上非生活必需品的; (11)因征收、拆迁或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领取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赔偿(补助、补偿)金、生活补助(补偿)金的,需凭基本社会保险缴费等凭证,扣除征收、拆迁或领取人自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至申请前个人应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符合标准的购买安置房的费用,仍有结余的。 3.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认定 申请享受救助的人员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 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规定的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 4.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认定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认定为“无履行义务能力”: (1)具备特困人员条件的; (2)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符合上述“无生活来源”中财产认定标准的; (3)符合上述“无生活来源”标准的。 三、办理流程 (一)申请 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街镇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委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1.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等有效身份证明; 2.收入证明、房产证明; 3.劳动能力、生活来源、财产状况以及赡养、抚养、扶养情况的书面声明; 4.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完整的承诺书; 5.能证明特困人员的其它材料。村(居)委会应当及时掌握了解辖区内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应当告知其救助供养政策,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无法自主申请的,应当主动帮助其申请。 (二)受理 街镇应当对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材料齐备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备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补齐所有规定材料。 (三)审核 街镇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民主评议、信息核对等方式,对申

文档评论(0)

葳蕤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