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诗歌形象鉴赏专练含答案(共7页).docxVIP

2021高考语文,诗歌形象鉴赏专练含答案(共7页).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渡桑干 刘 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诗中的“霜”有哪些含义? 【参考答案】①是“年”的代称, “十霜”表明作者客居时间之长。②点明诱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季节。③以秋霜的冷清、肃杀象征着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和压抑。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 【参考答案】抒情主人公过去的形象特点是: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现在的形象特点是:漂泊边城,壮志难酬。早年,姓名被君王所记,足见皇帝对其重视、信任,现在“壮心未许”,说明早年是壮志满怀的;如今作客边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发新生,足见其壮志未酬的感伤。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特点。这首诗要求赏析的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从知人论世上说,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从诗的写法上看,用对比的方法,把自己早年的得意和当下的失意作比。早年着“青衫”行走皇帝身边,连姓名都被君王所记,自己也“壮心”激越。可如今却流落边城,形容憔悴,连白发都生出了,当年的“壮心”如今“全消尽”,只能在歌酒中寄托他无可奈何的处境,和愤激不平的心情。按答题模式整合答案如下:抒情主人公过去的形象特点是: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现在的形象特点是:漂泊边城,壮志难酬。早年,姓名被君王所记,足见皇帝对其重视、信任,现在“壮心未许”,说明早年是壮志满怀的;如今作客边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发新生,足见其壮志未酬的感伤。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子 规① 吴 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②。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被罢官后,流居荆南时期。②旧苑:指京城。草似烟:形容草木依然茂盛。 3.诗人借子规抒发了内心情感,请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并结合子规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诗人是一位飘荡在外、境地凄苦、愁断肠的游子形象。第一联写子规(杜鹃鸟)离开繁华的故地,年复一年地四处飘游;第二联借“他山”和“旧苑”写子规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第三、四联描写子规在雨里、在月夜凄然长鸣。作者借所咏之子规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而又远离故乡的痛苦之情。 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题目。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注】 葛胜仲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 4.“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选取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无数的乱山,落日的余晖,荒芜的城池,苍茫的鼓声,渲染(烘托)了纷乱凄清的气氛,意蕴悠长,表达了词人愁苦哀伤的心情。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 蚕 [唐]于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春 蚕 [明]刘 基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①。 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②虫不畏人。 【注】①焚身:指缫丝时先把茧投入沸水中烧煮。②蜚:通“飞”。 5.这两首诗中的蚕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于诗中的蚕是甘于牺牲的形象:野蚕采食青桑吐丝成茧,甘愿牺牲自己,衣被生民。刘诗中的蚕是盲目牺牲的形象:春蚕独自辛苦,却不知为谁吐丝成茧,还要遭受焚身之难。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题。 苏秀道中【注】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6、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特点:雨大,及时。 分析:①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雨下得及时,由“岸岸深”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