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昏镜词 ( 并引 ) 》刘禹锡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昏镜词》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此诗用寓言艺术,揭露和讽刺了唐宪宗宠幸宦官佞臣而迫害永贞革新人士的现实, 把自己心中的难言之隐巧妙而贴切地表现了出来,构想奇特,出语新颖,嬉笑怒骂而富于生活趣味,又把用作比喻的镜子题材的内容发挥到极致,表现了作品讽刺智慧的妙趣和对生活体察入微的理趣及情趣。
【原文】
昏镜词(并引)
镜之工列十镜于贾奁⑴,发奁而视⑵,其一皎如,其九雾如。或曰:“良苦之不侔甚矣⑶。 ”工解颐谢曰⑷:“非不能尽良也,盖贾之意,唯售是念,今来市者⑸,必历鉴周睐⑹,求与己宜。彼皎者不能隐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是用什一其数也⑺。 ”予感之,作《昏镜词》。
昏镜非美金⑻,漠然丧其晶。
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1
瑕疵自不见⑼,妍态随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⑽。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⑾。
秦宫岂不重⑿,非适乃为轻。
【注释】
⑴贾奁:商人的柜。
⑵皎如:洁白明亮的样子。
⑶良苦( gǔ):好坏。侔( moacute;u ):相称。
⑷解颐:微笑。
⑸市:买。
⑹历鉴:一个一个地照。周睐( lagrave;i ):全部看个遍。
⑺是用:因此。什一:十分之一。
⑻美金:质地好的金属。
⑼瑕疵( xiaacute; c ī:)毛病。
⑽倾城: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⑾琼瑛( qioacute;ng y īng ):美玉。
⑿秦宫:咸阳宫。这里指咸阳宫的宝镜。
【白话译文】
制镜工陈列十面镜子于商人的柜中。 在柜中看上去, 只有一枚清澈,九枚都是雾茫茫的。有人说,好坏的区别太大了,制镜工微笑着
2
说:不是每面镜子都不能做到清澈。因为商人的意愿,仅仅是能卖出镜子而已,现在来市集的人,一定是细心周到的挑选,选择与自己容貌相宜者。那清澈的镜子不能掩盖瑕疵, 不是面目姣好的人就不能用,故喜昏镜者十居其九,而喜明镜者十难有一。我对此深有感慨,作出了《昏镜词》。
昏镜不是用优质的青铜所制,它模糊不清,光泽已经消失。容貌丑陋的人往往自欺欺人,说这昏镜竟与其他明镜无异。在昏镜中既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就可以随心想象自己是如何美
丽。
陋容者一日照它四五次,自以为漂亮得全城人都倾慕不已。他用有花纹的锦绣制成这镜带,又用美玉做的匣子来盛放这镜
子。
像秦宫宝镜那样的明镜难道不贵重吗?但因它不合心意, 反而被陋容者所弃。
【创作背景】
永贞元年( 805 年)初,唐顺宗任用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进行政治革新, 由于革新触及了宦官和藩镇的既得利益, 遭到他们的联合反扑,八月,顺宗被迫“内禅” ,称太上皇,宪宗作为宦官和藩镇的代理人宗即位,革新失败。宪宗一上台,即重用宦官佞
臣,对革新派人士横加迫害。 八月贬王叔文渝州 (今四川重庆) 司户,
3
王伾开州(今四川开县)司马(不久病死) 。九月,贬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远州刺史;十一月,又加贬远州司马,同贬者八人,史称“八司马”,刘禹锡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二月,朝臣请上太上皇尊号,宪宗不得已而于次年正月举行, 随即便为打击部分朝臣对太上皇和革新派的同情心理,改年号元和,杀害太上皇,赐死王叔文,诏令八司马“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这首诗便是针对宪即位之初重用宦官佞臣而一再迫害革新派人士的这一系列举动而发的, 当作于元和元年(806 年)顺宗及王叔文遇害消息并八司马永不量移诏令传到朗州时。
【赏析】
此诗以明镜喻贤良,指宪宗弃绝的革新派人士;昏镜喻邪僻,指宪宗亲信的宦官佞臣;那个喜欢昏镜的陋容之人便指宪宗。
诗前引子记述制镜工匠谈投合人们爱憎好恶心理的生意经, 揭示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实: 人们挑选镜子, 并不讲求镜子质量的优劣,而务在“求与己宜” ;;选择与自己容貌相宜者,明镜“不能隐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 ,故喜昏镜者十居其九,而喜明镜者十难有一。用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实来比况君主用人, 即是说君主用人,同人们挑选镜子一样,亦在“求与己宜” ,因而,贤良之才不遇英明之君,便不合而遭弃置。 用意在为革新派人士辩冤, 说他们遭贬被杀,并不是他们真有什么罪, 而在于宪宗不是英明之君, 是宪宗的爱憎好恶所至。引子重在阐明明镜何以遭弃置,为革新派人士辩冤,诗则重
4
在揭示昏镜何以受重视,讽刺宪宗君臣。诗的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明快,意旨明白易了。
头二句写昏镜的制作材料和透明度差, 徒有镜子之形而无镜子之实,揭示其丑陋本质。古时镜子以精铜磨制而成, “美金”即指精铜。“非美金”,是说镜子本要用 “美金” ;;精铜制成,而昏镜则不然。“丧其晶”,是说制镜本要讲求晶莹明亮,透明度高,而“非美金”制成
的昏镜则丧失了这个特征。 二语仅用否定修辞手段, 便构成美丑的强烈对比,造语简练之极而表现效果鲜明突出,颇为精妙。 “漠然”,形容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