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文字素材4 岳麓版必修3.doc

高中历史《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文字素材4 岳麓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在原子能、火箭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杂交水稻、计算机和航天等高新技术迅速发展,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两弹一星 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成果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 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和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总统都曾威胁要使用原子弹。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所有的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中共中央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在一些尖端科学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战略决策。 1964年1O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7年6月17日 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核弹头远距离精确命中目标,成功爆炸,中国从此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人太空轨道。1975年11月26日, “东方魔稻”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技术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突破“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经典遗传理论禁区,大大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中国已累计种植杂交水稻30多亿亩,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推广杂交水稻,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并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西方媒体因此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银河”系列计算机 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的计算机技术至关重要。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在这 方面奋起直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开始干1978年,经过五年攻关,1983年,中国第一台 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一Ⅰ”型机诞生。每秒亿次的运算速度,相当 于一亿人在一秒钟内各正确运算一道数学题。 巨型计算机研究权威西盂·克雷曾经说:“搞巨型计算机研究,不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是做不成的。”人类在宇宙航空、卫星遥感、激光武器、海洋工程以及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理论物理学等方面遇到了许多难题,急需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的巨型计算机。当时世界上的巨型计算机总共只有数百台,中国是少数拥有巨型计算机的国家之一。 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一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政治、经济、

文档评论(0)

151****99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