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陈琳墓》温庭筠唐诗鉴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陈琳墓》温庭筠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过陈琳墓》 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 是作者凭吊陈琳墓有感而作。 此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际遇的对比, 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全诗文采斐然,寄托遥深,既凭吊陈琳,又自伤身世,堪称咏史佳作。 【原文】 过陈琳墓⑴ 曾于青史见遗文⑵,今日飘蓬过此坟⑶。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⑷。 石麟埋没藏春草⑸,铜雀荒凉对暮云⑹。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⑺。 【注释】 ⑴陈琳: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避难冀州,袁绍让 1 他典文章,曾为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操 不计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今江苏邳县。 ⑵青史:古代以竹简记事,故称史籍为“青史” 。 ⑶飘蓬:一作“飘零”。诗人用以比自己迁徙不定。 此:一作“古”。 ⑷霸才:犹盖世超群之才。始:一作“亦” 。 ⑸石麟:石麒麟,陵墓前的石雕的麒麟。春草:一作“秋草” 。 ⑹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 ⑺“欲将”句:意谓弃文从武,持剑从军。 【白话译文】 我曾在史书上拜读过您留下的诗文, 今天在飘流蓬转中又经过这座土坟。 假如您这词人在天有灵应当了解我, 有经世之才而无主依托开始倾慕您。 墓前的石麒麟已经被萋萋荒草埋没, 魏武帝的铜雀台一片荒凉对着暮云。 请别怪我临风凭吊而倍感悲伤惆怅, 我也想要效仿先贤携带书剑去从军。 【创作背景】 陈琳墓址在今江苏省邳州市。这首诗当作于唐懿宗咸通三年 (862 年),时温庭筠东下江淮,过陈琳墓有感而作此诗。 2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之作, 表面上是凭吊古人, 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开头两句用充满仰慕、感慨的笔调领起全篇。古代史书常引录一些有关军国大计的著名文 章,这类大手笔,往往成为文家名垂青史的重要凭借。 “青史见遗文”,不仅点出陈琳以文章名世, 而且寓含着歆慕尊崇的感情。 第二句正面点题。“今日飘蓬”四字,暗透出诗中所抒的感慨和诗人的际遇分不 开,而这种感慨又是紧密联系着陈琳这位前贤来抒写的。不妨说,这是对全篇主旨和构思的一个提示。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颔联紧承次句, “君”、“我”对举夹写,是全篇托寓的重笔。词客,指以文章名世的陈琳; 识,这里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上句蕴含的感情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 又暗含才人惺惺相惜、 异代同心的意思。纪昀评道:“lsquo; 应rsquo; 字极兀傲。”这是很有见地的。但却忽略了另一更重要的方面,这就是诗句中所蕴含的极沉痛的感 情。诗人在一首书怀的长诗中曾慨叹道: “有气干牛斗,无人辨辘轳(即鹿卢,一种宝剑)。”他觉得自己就像一柄气冲斗牛而被沉埋的宝剑,不为世人所知。一个杰出的才人,竟不得不把真正了解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早已作古的前贤身上, 正反映出他见弃于当时的寂寞处境和“举世无相识”的沉重悲慨。因此, “应”字便不单是自负,而且含 3 有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下句“霸才” ,是诗人自指。陈琳遇到曹操那样一位豁达大度、爱惜才士的主帅,应该说是“霸才有主”了。而诗人自己的际遇,则与陈琳相反, “霸才无主”四字正是自己境遇的写照。“始怜君”的“怜”,是怜慕、欣羡的意思。这里实际上暗含着一个对比:陈琳的“霸才有主”和自己的“霸才无主”的对比。正因为这样,才对陈琳的际遇特别欣羡。这时,流露了生不逢时的深沉感慨。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腹联分承三、四句,从 “墓”字生意。上句是墓前即景,下句是墓前遥想。年深日久,陈琳 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 更显出古坟的荒凉寥落。 这是 寄托自己对前贤的追思缅怀, 也暗示当代的不重才士, 任凭一代才人 的坟墓芜没荒废。由于缅怀陈琳,便进而联想到重用陈琳的曹操,想 象到远在邺都的铜雀台, 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 在遥对黯淡的暮 云了。这不仅是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 也是对那个 重才的时代的追恋。“铜雀荒凉”,正象征着一个重才的时代的消逝。 而诗人对当前这个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也就在不言中了。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文章无用,霸才无主, 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这已经使人不胜感慨;而时代不同,今日 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遇合, 再历飘蓬。想到这里,不能不临风惆怅, 黯然神伤。这一结,将诗人那种因 “霸才无主” 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 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来了。 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 4 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

文档评论(0)

18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