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的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恨歌》的教案 《长恨歌 》是白居易 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长恨歌》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 教学目的: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复习《琵琶行 》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是白居易写的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 二、作者生平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倡导新乐府,作品有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等,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读书也特别刻苦。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唐”时期,曾经集中、统一而强大的唐帝国,已逐步滑坡。 1 / 10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 生了 事,他小小年 就离家避 , 南北奔走, 辛。所以他 15 便写下了 当 真情的一首 句:“故园望断欲何 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今日因君 兄弟, 数行 泪一封 。 ” 写 一首寄兄弟 与妹妹的七律:“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 垂泪,一 夜 心五 同。 ” 些 写出了白居易当 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 也反映出当 社会 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 元十六年( 800),29 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 士第, 元稹,遂成莫逆之交,他 被后人并称 “元白”。 32 步入仕途,被授校 郎。元和三年 808)拜左拾 。因得罪当 的宰相李吉甫, 白居易不幸陷入政治斗争的漩 。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 白居易始 李德裕所排 , 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 利。他任拾 期 ,克尽 守,屡 政, 免使得皇上或 臣不 。后来曾被 江州司 。 避嫌消灾,也 消解 ,白居易以妓 酒放情自 ,并且开始信佛, 找精神倚托。 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他仍政 斐然,最 人称道的是,他任杭州刺史 曾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 了 念他,把 个湖堤命名 “白堤”。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 多 官,但 不 利, 老是 于一种 不安的状 中。但作 一个 人,他的成就却极大。后人将他与李白 、杜甫 并称 唐代三大 人。 三、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白居易前期的政治思想以“兼 天下” 主, 写下了大量政治 。 但 官江州之后,他的思想 生了重大改 ,从“兼 天下” 以独善其身 主。在文学 作上,白居易最突出的 献是从理 和 践上倡 了新 府运 。 他特 歌的“美刺”作用, 提出了“文章合 而着, 歌 合 事而作”, 歌要以情 人, 歌 言要“其辞 而 , 其言直而切”等一系列 点。 他的 存留下来将近 3000 首, 浅切平易, 广 流 的有 《 恨歌》、《琵琶行》等。 四、背景介 (一)写作背景 1、 史上的李、 情故事 2 / 10 2、横向比较: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很多,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 《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等。 (二)创作缘起 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 一日与友人陈鸿、 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 的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 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 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 五、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1.学生速读诗歌,复述诗歌故事情节 2.在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 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第二部分:自“骊宫高处入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 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 写李回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 第四部分:自“临邛( qi óng)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 huán),对李思念不已。 六、分析赏读课文 : 1、诗中那些句子 表现了杨玉环的美貌? 参考: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梨花一枝春带雨”写出了杨贵妃的凄美,哀怨。 2、白居易是在杨玉环死后大约 50 年以后写的《长恨歌》,他当然没有见过杨玉环,不过,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见过杨玉环的, 并且也写了描写贵妃美貌的诗歌,这个人是谁呢?(李白) 出示李白的同样脍炙人口的《清平调

文档评论(0)

18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