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疫情中英雄事迹三篇
疫情中的英雄事迹三篇
疫情中的英雄事迹一
“时光改变容颜,却带不走人间大爱”
2 月 2 日
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
出征驰援湖北
66 岁的王卫国
把医生女儿王婷
送上前往武汉的飞机
17 年前
奶奶把同样
是医生的王卫国
送上抗击非典的战场
疫情中的英雄事迹二
现在,有数万名女性医务工作者 ___抗击疫情的前线全力以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们是照亮生命的一颗颗最美的星。今天(3 月 8 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位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女“战士”。
陈静:火神山医院 ICU 的硬核护士长
陈静是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的护士长,从穿防护服、隔离衣、戴护目镜到戴鞋套、洗手,保护每一名进出病房人员的安全是她时时刻刻挂在心头的事。
除了时刻提醒医护人员注意防护,对于患者出现的顾虑,陈静也是及时进行安抚。
治疗中,医护人员还要进行插管、吸痰,对于这样容易暴露的高风险操作,陈静总是抢着去做。
陈静曾远赴非洲利比里亚埃博拉疫区执行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防治经验。ICU 里几乎都是危重患者,有些甚至没法通过语言沟通,她专门针对沟通困难的患者制作了一本《新冠护患沟通手册》。
乔杰:以坚韧温柔护佑生命
作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院长,乔杰 ___与团队并肩作战已经 37 天了。2月 1 日中午,乔杰接到任务,3 个小时后就率领北医三院第二批援鄂国家队赶赴武汉。第二天,进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组建危重症病房。
从病房改造到收治患者,乔杰率领团队仅仅用了 30 多个小时。经过她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病人已经治愈出院。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又身为妇产科和生殖健康专家,乔杰格外关注武汉孕产妇的安全和防治情况。她及时总结孕产妇、儿童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纳入到最新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
在这场战“疫”中,武汉市约有***万名医务工作者,另有 4 万多名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其中女性约占三分之二。她们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此刻更是“战士”,她们护佑着生命,传递着信心和力量。
疫情中的英雄事迹三
2020 年伊始,“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有无数本该被保护的普通人,因为责任与担当,奔赴到防疫一线,一路逆行。3月 8 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推出了系列节目《战“疫”故事》,首期节目便带观众认识到了一群“信号守护人”,他们为保障通信生命线和 ___络畅通始终坚守,无畏艰难险阻,令无数人动容,在播出后广受各界好评。节目用最动人的情怀,最真切的言语,讲述了抗疫一线最真实的故事。
“有人可以在家,是因为有人在路上”
“哪有什么盛世太平,不过是一直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近几年在网络间流传的话,便是指那些为人民群众和社会稳定,一直默默奋战在危难中的平民英雄。
在第一季第一期节目中,家住西藏昌都的斯朗巴珍因为家里四面雪山环绕,地势低、网络信号差,每天要去山上找网参加线上教学。中国铁塔的师傅们知道情况后,肩扛手提着上吨重的设备和光缆,连夜奋战施工,搭建新的基站。同样,作为基站工作人员的陈勇也为湖北荆州的宁欣然解决了上网课“难”的问题,作为江苏人的他说:“江湖路远,情系一处。”
疫情爆发以来,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刚需”,隔离时期,保障通信、保障网络畅通成为维系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必需”。特殊时期,正是因为这些“信号守护人”的默默守护,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中国人面对困难不屈的力量。
有网友在看完节目后评论道:“看到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不禁地热泪盈眶,在他们看来只是尽了应尽的职责,但大家的小故事聚集在一起,就能看出民族的伟大,国家的力量。”而这也是《战“疫”故事》想传达给大众的“中国力量”。正应了节目中讲述人朱迅的那句话,“有人可以在家,是因为有人在路上。”
聚焦战“疫”一线,守望战“疫”故事
在那群逆行在抗疫一线的诸多身影中,除了那抹最为耀眼的白色,《战“疫”故事》更是挖掘了其中同样充满光芒的色彩,比如第二期节目中的那抹“藏蓝色身影”。
河南民警樊树峰在大年初一接到战“疫”命令后,连一碗热腾腾的饺子都未来得及吃,就紧急返岗开始入户排查。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斗 17 天,他用“十过家门而不入”换来了辖区内没有一个感染病例的成果,最终累倒在“战场”上,不幸离世。妻子张华按照丈夫生前的遗愿,捐赠了樊树峰的器官,他用他健康的眼角膜和三个脏器,挽救了 3 个人的生命并让两个人重获光明。临走前,他说:“我走了,眼角膜留下来,替我看一眼春天。”讲到这儿,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