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中级—相关专业知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诊 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 七聋八棵俱当 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眼药参机 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 迟速闭崩皆可 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 天花麻疹全占 验。 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畏寒:自觉怕冷,多加衣物或取暖可缓;恶寒:自觉怕冷,多加衣物或取暖不能缓解。 恶寒重发热轻: 风寒表证;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 壮热:里热证;微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气郁发热、小儿夏季热。 潮热:日哺潮热、骨蒸潮热、湿温潮热、  瘀血潮热。 战汗多属邪盛正馁,邪伏不去,一旦正气来复,邪正剧争,则发战汗,为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头汗多因上焦热盛,或中焦湿热蕴结,或病危虚阳上越所致。 手足心汗因阴经郁热熏蒸,或阳明燥热内结,或脾虚运化失常所致。 气滞胀痛,瘀血刺痛,湿邪困阻重痛,风湿、肾虚、气血不足酸痛,有形实邪闭阻气机绞痛,肝郁气滞、行痹走窜痛,筋脉失养、不通掣痛。 前额眉棱骨 - 阳明头痛 - 白芷,侧头部痛 - 少阳头痛 - 柴胡,后头部连项 - 太阳头痛 - 羌活,巅顶痛 - 厥阴头痛 - 藁本、吴茱萸,全头重痛 - 太阴头痛,脑中痛及齿 - 少阴头痛- 细辛。 痰热内闭的目态是目睛微定。 邪热夹酒毒上壅的舌象是舌紫肿胀。 气血两虚的舌象是舌体淡瘦。 心脾积热的舌象是吐弄舌。 脾肾阳虚的舌象为透明苔。 风热表证的舌象是白干苔。 语言謇涩多属风痰阻络。 独语多属心气不足。 咳声如犬吠可见于白喉。 咳声终止时如鸡鸣样见于百日咳。 唐代以前所称的哕是指呃逆。 语言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者称为夺气。 肺气不得宣散,上逆喉间,气道窒塞,呼吸急促成为上气。 咳声重浊者多属风寒。 肾水亏损之咳嗽多表现为夜间咳甚。 脾虚之咳嗽,多表现为天亮咳甚。 肝胃蕴热的口味是口中泛酸。 胃热患者口气为臭秽。  邪盛病进时脉象是大。 疾脉主阳极阴竭,元阳将脱。 脉来缓而时止,止无定数者为结脉。 胸痹心痛者脉象多见弦。 心烦不寐者脉象多见数。 暑淫证候的表现是发热恶热,汗出,气短神疲。 饥不欲食可见于胃阴不足。 西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 症状学 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 39- 40 以上, 24 小 时波动范围< 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 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 体温在 39 以上, 24 小时温差> 2 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 脓性炎症 音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  7、胸骨左缘第  1、 2  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 39 以上,后又骤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 期热 关闭时的震动。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 39,后逐渐下降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 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 左侧卧位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性室早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 右心功能不全,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 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 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 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一、血常规 (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1、减少――贫血 2、绝对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 中性粒-;嗜酸粒-;嗜碱粒 0-;淋巴-; 单核- 1、中性粒 1)增多: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 血、溶血;中毒(酮症酸中毒)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 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慢性 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2)减少:病毒感染; 伤寒、疟疾;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 X 线及放射性核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红斑疮);脾亢(肝 硬化、班替综合征) 。 (3)核象: 核左移――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

文档评论(0)

152****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