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采沉陷学(知识点整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山开采沉陷学 矿山开采沉陷学 第一章: 1:在地下开采前,岩体在地应力场作用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局部矿体被采出后,在岩体 内部形成一个采空区, 导致周围岩体应力状态发生变化, 引起应力重分布, 从而使岩体产生 移动变形和破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随着采矿工作的进行, 这一过程不断重复。 它是一个 十分复杂的物理、 力学变化过程, 也是岩层产生移动和破坏过程, 这一过程和现象称为 岩层 移动 。 2 : 充分采动区 COD 位于采空区中部上方,其移动特征是:煤层顶板在上覆岩体重力作用 下,先向采空区方向弯曲,然后破碎成大小不一的岩块向下冒落而充填采空区。此后, 岩层 成层状向下弯曲,同时伴随有离层、裂隙、断裂等现象。成层状弯曲的岩层下沉,使冒落破 碎的岩块逐渐被压实。 移动结束后, 此区内下沉的岩层仍平行于它的原始层位, 层内各点的 移动向量与煤层法线方向一致,在同一层内的移动向量彼此相等。 3 :岩层移动形式 (一)弯曲,这岩层移动的主要形式。当地下开采后,从直接顶板开始沿层面法线方向 弯曲,直到地表。 (二)岩层的垮落 (或称冒落)。当煤层采出后, 采空区附近上方岩层弯曲而产生拉伸变形。 当拉伸变形超过岩层的允许抗拉强度时,岩层破碎成大小不一的岩块,冒落充填于采空区。 此时, 岩层不再保持其原有的层状结构。 这是岩层移动过程中最剧烈的形式, 通常只发生在 采空区直接顶板岩层中。 (三)煤的挤出(又称片帮) 。采空区边界煤层在支承压力作用下,一部分被压碎挤向 采空区, 这种现象称为片帮。 由于增压区的存在, 煤层顶底板岩层在支承压力作用下产生竖 向压缩,从而使采空区边界以外的上覆岩岩层和地表产生移动。 (四)岩石沿层面的滑移。在开采倾斜煤层时,岩石在自重力的作用下,除产生沿层面 法线方向的弯曲外,还会产生沿层面方向的移动。岩层倾角越大,岩层沿层面滑移越明显。 沿层面滑移的结果, 使采空区上山方向的部分岩层受拉伸, 甚至剪断, 而下山方向的部分岩 层受压缩。 (五)垮落岩石的下滑(或滚动) 。煤层采出后,采空区为冒落岩块所充填。当煤层倾 角较大, 而且开采自上而下顺序进行, 下山部分煤层继续开采而形成新的采空区时, 采空区 上部垮落的岩石可能下滑而充填新采空区,从而使采空区上部的空间增大,下部空间减小, 使位于采空区上山部分的岩层移动加剧,而下山部分的岩层移动减弱。 (六)底板岩层的隆起。当底板岩层较软时,在煤层采出后,底板在垂直方向减压,水 平方向受压,导致底板向采空区方向隆起。 1 矿山开采沉陷学 3 :岩层移动的三带 (一)冒落带 (Caving zone) 冒落带是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 回采工作面放顶后引起煤层直接顶岩层产生破坏 的范围。冒落带内岩层破坏的特点为:冒落岩块大小不一;无规则地堆积在采空区内; 冒落 岩块间空隙较大,连通性好,易导水、导砂。 具:碎胀性、可压缩性。分:不规则冒落带、规则冒落带 (二)裂缝带(断裂带) (Fractured zone) 裂缝带是指在采空区覆岩中产生裂缝、离层及断裂,但仍保持层状结构的那部分岩层。 位于冒落带之上。 其特征为: 岩层不仅产生垂直于层理面的裂缝或断裂, 还产生顺层理面的 离层裂缝,易导水。分:严重断裂带、一般断裂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