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中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儿童绘本中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性别角色指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所处的适合位置,以及社会按照其性别所规范的行为模式。可见,性别角色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在文化期许下,适合男性或女性的行为。为什么男孩玩汽车或打球,而女孩只能玩洋娃娃,这是人们面对不同性别时采用不同的期望,而儿童则在不同期许下产生了不同的角色行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下的性别角色模式不同。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文化的传承者,媒体所传达的信息反映了当下时代的文化和思想。儿童绘本是社会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载体,绘图者通过精美的图画、简单的文字传达自己的思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Narahara(1998)认为绘本对于儿童的性别角色自我认定提供了典范。对于尚未识字,主要经由图像进行学习的幼儿来说,绘本对幼儿的社会化学习的影响力非常大。绘本中的男女角色形象会潜移默化地转化到幼儿的生活中。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儿童绘本中性别角色的外表装扮、角色职业、人格特质,角色行为等都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一、儿童绘本中传统的性别角色 教育中的性别角色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教科书中人物性别的不公平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教材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严重,无论是男女出现频率的严重失衡,还是刻画的人物形象都倾向于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男童调皮女童文静等性别特点。在幼儿故事书中同样存在此现象。学者张宇曾对幼儿园常用的传统故事书,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等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幼儿园采用的传统故事书中存在严重性别刻板印象。女性的角色往往是属于柔弱的被拯救者,被动的等待着代表坚强、刚毅的男性角色来将女性解救出来,似乎唯有如此,才得以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些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带来了一种性别的意识形态。这种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并不仅仅是女性受害,其实男性也深受其害。传统社会要求男性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男性要勇敢,男儿有泪不轻弹等,使得男性遭受巨大的压力时情绪受到压抑。当他们无法胜任传统社会对男性角色的期待时,便会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的贬低,使得男性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无能者。由以上可知,传统的性别角色标准确实对女性及男性造成压抑及伤害,因此,改变传统的性别角色标准实在有其必要性。 二、儿童绘本中新的性别角色 绘本诞生于17世纪的欧洲,20世纪30年代,绘本的主流转向美国;50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20世纪70年代也流向台湾,随后引起全世界绘本阅读的热潮。当代的儿童绘本在女权主义的兴起之下,在性别公平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男女性别角色的刻画向突破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刻画多元的性别发展,从人物外表装扮、角色职业、人格特质到角色行为等都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一)男女角色外表形象差异逐渐减小 在过去社会文化期许下,男孩和女孩在外在形象上大相径庭――女孩端庄整洁,举止优雅,身着花色裙装;男孩活泼顽皮,勇于探索,身穿裤装。可见,男孩的举止可以更加随意,而女孩则受到更多的束缚。在当代的儿童绘本中,出现一些不修边幅甚至中性化的女孩形象。笔者曾对随机抽取的30本国内外经典绘本进行分析,分析儿童绘本中男性和女性的外表,对比如下: 可以看出,儿童绘本中男性和女性在衣着及配饰的种类上不相上下,特别是男童和女童的穿着大致相同;男性的衣着较为简洁,颜色多为单色,而女性的衣着较为复杂,颜色多为混合色;在相貌和发型上,男童和女童的特点差异不大,男性成年人和女性成年人有较大差异,男性成年人胡须及眉毛的特点更为突出,女性成年人发型的特点更为突出。 上述分析表明,绘本中故事人物造型和色彩使用上较生活中的人物更为夸张,性别差异有意在减小。如《天空在脚下》中米瑞身穿水蓝海军服,《小小其实并不小》中的女主角小小脚踏足球的形象都颠覆了女性身穿粉红色公主裙的形象。 (二)人物职业多元化 德克斯(Deaux)和里维斯(Lewis)以职业统计为基础,选取70%以上的人们认为应该属于某一性别的职业,归纳出传统的男性职业为卡车司机,保险代理,电话安装员,化学家,城市规划者;女性的职业为职业辅导员,电话接线员,教师,护士。在当代的儿童绘本中,往往并不突出人物职业,或者刻画不同职业展现男性或女性不同的职业空间,以求打破性别角色的职业刻板印象。如《爸爸,你爱我吗?》中并没有提到爸爸的职业,而只是表现了做玩具给儿子、陪儿子放风筝的仁慈爸爸。又如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中,作者借由孩子之口叙述警察先生带着两姐妹在巴黎街上行走的故事,见识各行各业女性的风采:时髦的贵妇人、书报摊的老板娘、图书馆员以及声乐家、女主厨、女驯兽师、学校女老师……作者细心描绘社会中女性所扮演的各式各样的角色,旨在告诉我们,除了妈妈和妻子之外,女性角色还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