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道家玄风
同学们,我们今天进入先秦道家思想。先秦道家主要有老子和庄子,我们
今天先讲老子。
同样面对礼崩乐坏,道家和儒家的处理方式不同。如果我们把礼乐制度当
作是一座房子的话,儒家是在礼崩乐坏、已经破旧的房子里重新加上栋梁,这
个栋梁就是仁爱、就是四端之心。而道家呢,索性把这座破房子彻底拆掉。道
家主张自然,自然的反面就是人为。在道家看来,儒家主张的仁爱是人为的,
是造作的,是不自然的。不要去造作,不要去人为,就是无为,无为才是自
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是说,天下万物都是具体的存
在,但是这些具体的存在,没有一个核心的主宰。既看到存在的有,又看到没
有核心的主宰,整体性的理解才是道。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
其徼。这句话的前面两句是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讲这个道,后面两句是从主体的
意义上来讲这个道。道从核心上讲是无,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主宰、一个规律、
一个方向,同时又承认存在具体万物的有。这和儒家不一样,儒家承认万物的
存在,同时又认为万物后面有一个天理。但是道家不如此主张。后面两句是讲
人去认知、去感悟这个道。人的认知意象也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常无欲,一个
是常有欲。这个欲不是指欲望,而是指人的心灵的意象,以无的意象来察照万
物自生的神妙,以有的意象来察照万物存在的限定。在中国哲学中,前者论道
的超越而普遍的意义,可以称之为性;后者论主体对道的体察,可以称之为
心。两者结合就构成了道家的心性论。
道家主张自然。这个自然千万不要理解成我们现在的白话文,所谓的大自
然,山川河流,绿色生态,那个不是道家意义上的自然。自然是自己那个样
子,就是自然而然。什么才是自己那个样子呢?就是去掉不是自己那个样子,
剩下就是自己那个样子。哪些属于不是自己那个样子呢?外在的力量,内心的
欲望,内心的思虑。要自然,就要去除外在的力量,去除内心的欲望,内心的
理性计量,这样剩下来的才是纯粹的自我。道家要人返回到纯粹的自我,这个
自我不听任何主宰的话,不被任何物欲干扰,不被任何思虑左右。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这个反通走之底的返,意思是返还到万物的根本
上,这个根本就是真正的自我,不被外力欲望理性所左右的自我。只有达到了
根本上的自我,才能自然而然地成长变动。怎么才能回到纯粹的自我呢?老子
说要致虚极、守静笃,洗涤到心灵上的渣滓,才能恢复心灵的明净,达到真正
的自我。
相反,如果没有达到自然,在造作不自然的状态中,就会导致物极必反。
物极必反和反者道之动正好是两个面向,反者道之动是符合道家提倡的自然意
义,而物极必反是违背了自然后的恶果。
道家认为,万物自然,就是万物顺着自己本来的样子去变动,这是万物自
己的性分。而物极必反则是没有从物的自身根本上出发,反而是从外力、欲
望、理性上出发,去追求不符合性分的东西。不自然的追求超过了本性的要
求,必然会戕害本性,最后反而是适得其反。
我们知道,道家的思想和儒家有很大的不同,道家崇尚自然,注重无为,
尊重万物的自性。评价万物没有外在的尺度,守着各自的性分就是最好的。如
果被外在的东西所牵引,那么无论它是多么崇高的理想,还是多么远大的目
标,都是道家所反对的。
道家的精神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作用。当一个人春风得意的时
候,他要建功立业,要发政施仁,就喜欢儒家;当这个人遭遇不幸,贬官流放
的时候,他就会汲取道家的思想,来弥补自己思想上的伤口,从而获得心灵上
的解脱。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