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
按照技术条件、发展速度及其不同特点,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可分为近代和 现代两个时期,以1920年为界,此前为近代郊区化时期,此后为现代郊区化时 期。美国近代郊区化以有轨交通为主要技术条件, 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以近郊的
发展为主。而现代郊区化的主要技术条件是汽车和公路的发展, 发展进程突飞猛
进,以远郊的发展为主。美国现代郊区化乂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20 年到战后初期,是郊区化的加速发展和波动阶段;第二个阶段为战后初期与 50-60年代,是郊区的爆炸式发展阶段,郊区人口在美国人口中逐步居于主导地 位;第三个阶段为70年代至今,是后郊区化阶段,郊区的异质性逐步增强。
一、美国人口的郊区化进程
1.美国现代郊区化的开端和波动阶段
郊区化并非美国现代城市所特有的现象,而是早在近代时期就已出现并且 势头日趋强劲。但由于种种原因,美国近代郊区化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而1920 年以后,由于私人小汽车的广泛应用、高速公路的逐渐形成、经济结构向后工业 经济的转变、联邦及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郊区对中心城兼并的抵制等原因, 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在 20年代以前,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要高于郊 区。比如在1900-1910年和1910-1920年,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 %:%分 别高于郊区的呀日%这说明美国人口仍以向中心城的集中为主。 然而在20年代,
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为%而郊区为%后者超过前者近11个白分点。此后,郊 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中心城,而且差距越来越大,美国人口的分布开始由以 集中为主转变为以分散为主。所以20年代是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的开端。30年 代大萧条期间,美国郊区化的速度放慢,但人口增长率仍然高出中心城个白分点。
(注:
Donald and Daniel Garr,Suburbia:An International A
ssessment
(London:Groom Helm,1986),)到40年代,郊区化的速度回升并超过 20 年代。这一阶段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呈现出加速发展和波动性两个特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20年代,美国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人,郊区占人, 中心城占人。虽然中心城人口的增加仍然多于郊区, 但郊区所占新增人口的比重 比前两个年代有显著提高,从 僧日%孟增到% 30年代,郊区所占的比重更大,大 都市区每增加100人,郊区就占人,即接近60%而中心城只占人,(注:
Anthony Downs,Opening Up the Suburbs:An Urban Strat
egy for America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3),)郊区所占比例已 大大超过中心城。由此可见,20和30年代是美国郊区化发展的转折时期,此后, 无论从人口增长率来看,还是从新增人口占大都市区的比重来看, 郊区的发展速 度都超过了中心城,郊区在大都市区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美国逐步发展成为一 个郊区化的国家。
30年代和40年代初期,由于大萧条和二战的影响,美国的城市化和郊区
化几乎都处于停滞状态,表现出极大的波动性。比如,纽约郊区在 20年代的增
长率为% 30年代降为%芝加哥郊区从%奉为%克利夫兰郊区从%奉为%洛杉 矶郊区从%奉为% (注:
Dennis ,The Politics of American Cities:Private Pow er and Public policy
(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79),)尤其是住宅郊区的建设 更是裹足不前。这一时期的郊区化主要是靠工业在郊区的投资带动了人口的郊区 化,因此表现出与20年代和战后繁荣时期的不同特点,即郊区人口的增加以下 层工人为主,人口的异质性比较强。而在 20年代和战后繁荣时期,虽然工业的
郊区化也带动了工人的郊区化,但郊区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社会中上层, 他们为逃
避城市生活的烦恼,而在郊区建立世外桃源式的居民社区, 因而人口的同质性很
强。但由于该阶段郊区化进程的缓慢性,这种异质性对郊区人口的同质性特点并 未产生重大影响。
2.战后初期与50-60年代郊区的爆炸式蔓延
战后初期与50-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郊区化浪潮最为波澜壮阔的时期。人 们在大萧条和二战期间积累起来的住宅需求于战后迸发出来, 年轻人要组建家庭,
现有的家庭要搬进新居,住宅需求急剧膨胀,于是在郊区出现了美国有史以来最 为繁荣的建筑热潮,郊区呈爆炸式蔓延开来。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为郊区的蔓延创 造了条件,许多住宅建筑公司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 大量使用预制件,成批地建
造住宅。同时,这些大公司还从整体上对郊区社区进行统筹规划,学校、商店、 娱乐、医疗、教堂等基础和服务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临床学术推广方案.ppt VIP
-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019级《电子商务基础》补考试卷B.docx VIP
- 老年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x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 Part1 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二手车买卖买卖合同范本6篇.docx VIP
- 水泥基植物纤维防火保温预制装配式叠合板.pdf VIP
- 2023年高考生物试题解析全国乙卷.docx
- 毛衫专业英语中英对照.docx VIP
- 三字经英文版赵彦春.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