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讲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df

第二章 第三讲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第三讲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u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列宁认为 :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 观实在的辩证途径。”认识的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 ,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 个阶段 ,也就是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 ,这个阶段也是对实践是认识之来源 的生动展现。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不同阶段。 一 感性认识 一、感性认识 u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 个方面的认识 ,包括 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一、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感觉、知觉和表象 u 感觉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 u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u 表象是人们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 ,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事物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硬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 红 甜 苹果 (知觉)=红 +甜 +硬 +…… 二 理性认识 二、理性认识 u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 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 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二、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u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例如 ,中华民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认定的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 民族的统称 ,也是海外华人的统称 u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例如 ,中华民族是一个五千年文明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 精神的民族 u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 ,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例如 ,已有判断 :中华民族没有搞帝国主义的文化基因,也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新判断 : 所以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的民族 三 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统一的 三、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统一的 渗透、统一 感 依赖 理 性 性 认 认 识 发展 识 三、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统一的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 两个基本条件: u 勇于实践 ,深入调查 ,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u 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 ,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感谢聆听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