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墨:青田石雕的历史与发展
1、历史溯源:从传说到实证青田石雕与东阳木雕、黄
杨木雕合称为浙江著名“三雕”。它在中国民间工艺宝库中,占有一定地位。有关石雕的渊源和发展,还有一段神奇的传
说。传说女娲补天以后, 遗下一块石头。 这块石头最先入炉,最后出炉,所以它的色彩更加艳丽,充满灵性。补天遗石,
下凡人间降落在青田,变成许多五彩斑斓的青田石,后来被一个砍柴人发现带回了家,精雕细琢成工艺品流传于世。传说总归是传说,青田石的形成还是拜自然造化之神功,是亿万年前的地壳与火山运动造就了这一方有灵性的多彩宝石。说起来,人类跟石头还真是有缘。远古时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石头或许就是先民最好的朋友。他们用石头战胜凶险,用石头装饰生活。他们爱石情深,反映了远古时期先民对自然物的崇拜。因为石头就代表着“人能胜天”生生不息的力量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美好情愫。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漫长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人类的祖先从旧石器时代使
用简单的打制石器, 到新石器时代尝试使用磨制石器 ;从营巢穴居时期简单地利用石头为建筑材料,到现代化豪华建筑中
大量应用的花岗岩、 大理石装饰材料 ;从出土墓葬中死者的简单石制饰物,到后来的精美石雕和宝玉石工艺品。各种各样
的石头始终伴随着人类从蛮荒时代,逐步走向现代文明,直至久远的未来。在我们的基因里或许就流淌着祖先沿袭已久的爱石情结。历史上,爱石成癖者不乏其人,北宋苏东坡、米元章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他们在石头的形状、质地、纹理、色彩中,发现的不仅是具体形象,更是美的本身。发展到后世,美石的名称又被加冕在青田冻石身上。它们成了历代文人的随身珍玩、案头清供或庭院陈设。这种爱石文化,在世界上都是独树一帜的。玉石雕刻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品种之一。距今约两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已把磨光的美石钻上孔,做成项链带在颈上,衬托人体的自身之美。这标志着装饰艺术的起源。在距今约一万至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以各种优质石料制成的各种形式的装饰品,如环、璧、璜、珠、坠等等。浙江历史悠久,大约在七千年前,就有原始部落。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在当时的原始艺术品当中,不仅有陶器、骨雕、玉雕、象牙雕,还有石雕。
造型简朴的石雕制品在当时是作为佩饰品来用的。 人们从“崧泽文化”遗址中,陆续发现并出土了大量的石器、 玉器与陶器。像意外地出现的“青田璜”,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其最大的可
能就是在同时期的青田就已有人居住。而显露于山表的青田石,由于色彩斑斓, 质地脆软,因而很早就被人们就地取材,加以利用,并流传到外地。 1989 年,江西新干县出土的吴越文化的文物——殷商时期的“石羽人”,系青田石雕刻,见
证了青田石雕悠远的历史。浙江博物馆收藏有六朝时的小石
猪多只,其中四只石猪石料为青田所产的黄石。在浙江新昌
19 号南齐墓中, 也出土了永明元年 (公元 483 年) 的青田石雕
小猪两只。这些石雕作品,线条精练,造型简单,据推测可能与两汉及六朝时流行用玉猪、石猪作殉葬品有关。自北宋中叶南方经济开始超越北方,加之南宋建都临安,政治、文
化与经济中心转移, 青田石雕的生产加工也开始兴盛。 “图书岩”在“制为文房之雅具及文人所用的图章、小件玩耍之物”方面开始派上用场,到元初赵孟頫始用青田灯光冻石作印,经
明代文彭力倡,石印开始广泛进入文人的篆刻世界。从此,青田石优质印材地位得以确立。清代,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
产屡被选为皇家贡品。 其中, 1790 年,清乾隆八旬万寿节,
大臣敬献的寿礼——青田石印章“宝典福书”、 “元音寿牒”两套
共 120 枚,至今仍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2、发展演变:从实用到欣赏
纵观人类艺术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大凡可称之为艺术的东西,都有一个由实用艺术到欣赏艺术的演变过程。音乐、绘画、书法、篆刻无不如此,石雕也不例外。再从与石雕近缘的篆刻艺术来看,我国著名篆刻家叶一苇先生在其《从历
代印论看篆刻艺术的发展》 一文中提到: “篆刻艺术是继承古代印章而发展的。从印史看,自三代到宋代,印章是为了实
用,可称实用艺术时期 ;宋代以后,印章逐步发展为鉴赏,成
为欣赏艺术。 其中,唐、宋时代是过渡阶段。 文人刻印, 宋、元肇其端,到了明代文彭,篆刻艺术兴起,开创了流派,一
直流传至今。 ”对照青田石雕,我们可以发现, 今天的青田石雕已经摆脱了实用艺术阶段,走到了欣赏艺术阶段。从实用
性转变为供陈观赏,青田石雕的实用性已失去了意义,因此
其审美价值更为突出,要求也就更高。 ▲咸丰年间的石
雕《五福临门》青田石雕在明代以前均处于实用品阶段,明代开始步入具有一定艺术观赏价值的实用品阶段。期间,因为文人刻印始盛,青田石作为上等印材,得到众多士人的认可,成为士人寄托闲情逸致与个人抱负的绝佳载体,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FC050-Modbus通讯说明文件.docx VIP
- 《金川雪梨膏》标准文本.pdf VIP
- 2025年中国冷藏汽车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docx
- 市政管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认证质量管理(ISO9001)手册(质量管理体系).pdf VIP
-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CB.ppt VIP
- GB50366-200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SOLAS公约2016年中文综合文本(船海人版)- 第III章 救生设备和装置.pdf VIP
- 2024年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中国谷物播种机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