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野人送朱樱》阅读答案附赏析.docxVIP

杜甫《野人送朱樱》阅读答案附赏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野人送朱樱》阅读答案附赏析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霑门下省②,早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 [ 注 ] ① 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 霑:即霑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 属门下省 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⑴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 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 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 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万颗匀圆讶许同” 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 “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2) 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 哪些思想感情 ?(4 分 ) 参考答案: (1)(3 分) [ 参考答案] :C[“愁”乃为樱桃碰破而担心,表现 西蜀樱桃的鲜嫩,“弱点”一说无从谈起 ; 而且,对此诗人内心是喜 悦的,而非“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 (2)[ 答案要点 ] “尝新” ( 村民赠樱桃一事 ) ,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 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 “此日”一词,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 对长安朝廷的思念, 有抚今追昔之感。 “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 ( 若理解成洒 脱之情也可以 ) 。 [ 评分标准:本题 4 分, 1 点 1 分, 2 点 2 分, 3 点 4 分 ] 赏析: 本诗作于宝应元年 (762) 夏,此时严武再次镇蜀。 严父挺之与杜 甫是旧交,严武屡次造访草堂,关怀有加。“西蜀樱桃也自红”,这 是杜甫入蜀后第三次产生的亲切感受:成都的樱桃每到春天“也”同 北方一样“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野人相赠满筠笼,”野 人,指村农 ; 筠笼,竹篮。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足见诗人 与邻里相处欢洽。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上句写樱桃成熟,诗 人说,我几次把樱桃从篮中移置盘内, 生恐碰损,却仍“愁”碰“破”。 万”形容数量其多。“许”,这样。下句写樱桃大小相等, 诗人说, 樱桃“万颗匀圆”,令人惊“讶”:为何大小竟这样相“同”呢 ?二 句写樱桃形体,隐含对果农种植技艺与劳动的赞美之意。 杜甫虽寄寓成都, 但每有“不死会归秦” ,“临危莫爱身” (《奉 送严公入朝十韵》 ) 的想望和心愿。因而常常忆起在长安的往事。于 是后四句便成为他忠爱之诚的由衷流露。 “忆昨赐沾门下省,早朝擎 出大明宫。”二句是追忆任左拾遗时在宫中蒙受恩赐,擎持归家的情 景。 大明宫中有宣政殿,中书、门下二省都在宣政殿内,在门下省 内接受樱桃之赐,退朝时分,徐徐擎出宫门。这一联的惊奇之处在于, 诗人用两个专有名词不动声色地写出了对皇恩的感戴。 专有名词在诗 中给人的联想是很少的,但此处却给人堂皇之感, “门下”表现了空 间的纵深, “大明”渲染出庄严辉煌的气势,两个实打实的名词被诗 人巧妙地虚化了。唐人李嘉祐诗云“秋冷白云司”,“白云司”指刑 部,与“秋冷”连属,别有清峭之气,和杜诗此联一样,都是点铁成 金之句。 以时间词为标识,全诗可分作三层:前两联——“今日” ; 第三 联——“昨日” ; 第四联——“今日”。第三联出于诗人的记忆。引 逗这记忆的,是“野人送朱樱”这么一个小小的事件。诗的第一联把 题目展开了:“西蜀樱桃也自红, 野人相赠满筠笼。 ”起句看似自然, 实则不同寻常,这全体现在最虚的“也”字上。最轻的字眼,诗人赋 予其最饱满的重量。 “也”字像是一个呼唤,唤起了当年长安宫中的 赐樱之事,原来西蜀的樱桃也这么红啊, 时空的感觉包孕在这个 “也” 字之中。 诗的首联中, “也”字之外, “红”、“满”亦不是随意用之, 二字与下联以“愁”、“讶”写对樱桃的珍惜是呼应着的。清人朱瀚 说:“红言其熟,起细写仍破 ; 满言其多,起万颗许同”。“写”同 “泻”,言用水漂洗,“愁仍破”,即愁其破而仍破 ; “许”,唐人 常用口语,如许之意,“讶许同”,即令“我”惊奇竟如此相同,庾 信诗云:“讶许能含笑”。此二句融入口语,言约义丰,见出诗人语 言的锤炼之功。末联“金盘玉箸”承第三联大明宫富丽堂皇的意象而 来,从记忆中醒来,回到“任转蓬”的蜀地“此日”。 [1] 这是一首咏物诗。它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 法,表达了诗人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 这就从内容 上增添了生活层面和感情厚度。 它使我们看到一个既与劳动群众友善, 又对王朝怀有忠爱的诗人的

文档评论(0)

jinxuet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