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维 殷周制度论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太皥之 虚在陈;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皥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 帝喾居亳。唯史言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与古帝宅京 之地不同。然尧号陶唐氏,而冢在定陶之成阳;舜号有虞氏,而子孙封于梁国 之虞县;《孟子》称舜生卒之地皆在东夷。盖洪水之灾,兖州当其下游,一时 或有迁都之事,非定居于西土也。禹时都邑虽无可考,然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 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 岁。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后五迁,不出邦畿千里之内。故自五帝以来, 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唯周独崛起西土。武王克纣之后,立武 庚、置三监而去,未能抚有东土也。逮武庚之乱,始以兵力平定东方,克商践 奄,灭国五十。乃建康叔于卫、伯禽于鲁、太公望于齐、召公之子于燕,其余 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诸国,棋置于殷之畿内及其侯甸。 而齐、鲁、卫三国,以王室懿亲,并有勋伐,居蒲姑、商、奄故地,为诸侯 长。又做雒邑为东都,以临东诸侯,而天子仍居丰镐者凡十一世。自五帝以 来,都邑之自东方而移于西方,盖自周始。故以族类言之,则虞、夏皆颛顼 后,殷、周皆帝喾后,宜殷、周为亲。以地理言之,则虞、夏、商皆居东土, 周独起于西方,故夏、商二代文化略同。“洪范九畴”,帝之所以锡禹者,而 箕子传之矣。夏之季世,若胤甲、若孔甲、若履癸,始以日为名,而殷人承之 矣。文化既尔,政治亦然。周之克殷,灭国五十。又其遗民,或迁之洛邑,或 分之鲁、卫诸国。而殷人所伐,不过韦、顾、昆吾,且豕韦之后仍为商伯,昆 吾虽亡,而己姓之国仍存于商、周之世。《书·多士》曰:“夏迪简在王庭, 有服在百僚。”当属事实。故夏、殷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 烈矣。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 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又自其表言之, 则古圣人之所以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以异于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 之,则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 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 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 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 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 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此非穿凿附会之言也,兹篇所论,皆 有事实为之根据,试略述之。 殷以前无嫡庶之制。黄帝之崩,其二子昌意、玄嚣之后,代有天下。颛顼 者,昌意之子。帝喾者,玄嚣之子也。厥后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 后。有天下者,但为黄帝之子孙,不必为黄帝之嫡。世动言尧、舜禅让,汤、 武征诛,若其传天下与受天下有大不同者。然以帝系言之,尧、舜之禅天下, 以舜、禹之功,然舜、禹皆颛顼后,本可以有天下者也。汤、武之代夏、商, 故以其功与德,然汤、武皆帝喾后,亦本可以有天下者也。以颛顼以来诸朝相 继之次言之,故已无嫡庶之别矣。一朝之中,其嗣位者亦然。特如商之继统 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 弟继兄者凡十四帝; ( 外丙、中壬、大庚、雍己、大戊、外壬、河亶甲、沃 甲、南庚、盘庚、大辛、小乙、祖甲、庚丁。 ) 其以子继父者,亦非兄之子, 而多为弟之子。 (小甲、中丁、祖辛、武丁、祖庚、廪辛、武乙。 ) 惟沃甲崩, 祖辛之子祖丁立;祖丁崩,沃甲之子南庚立;南庚崩,祖丁之子阳甲立。此三 事,独与商人继统法不合。此盖《史记·殷本纪》所谓中丁以后九世之乱,其 间当有争立之事而不可考矣。故商人祀其先王,兄弟同礼,即先王兄弟之未立 者,其礼亦同,是未尝有嫡庶之别也。此不独王朝之制,诸侯以下亦然。近保 定南乡出句兵三,皆有铭,其一曰:“大祖日己,祖日丁,祖日乙,祖日庚, 祖日丁,祖日己,祖日己。”其二曰:“祖日乙,大父日癸,大父日癸,中父 日癸,父日癸,父日辛,父日己。”其三曰:“大兄日乙,兄日戊,兄日壬, 兄日癸,兄日癸,兄日丙。”此当是殷时北方侯国勒祖父兄之名于兵器以纪功 者。而三世兄弟之名先后骈列,无上下贵贱之别。是故大王之立王季也,文王 舍伯邑考而立武王也,周公之继武王而摄政称王也,自殷制言之,皆正也。 ( 殷自武乙以后四世传子。又《孟子》谓:“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 子启、王子比干。”《吕氏春秋·当务》篇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子曰微 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 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

文档评论(0)

jinxuet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