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因路远而踌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未因路远而踌躇   付出都必将得到回报,一切的成长都演绎着精彩的教育人生。21年的教育生涯,使他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激情迸发走向理性深沉。他就是苏州市名教师、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副校长陈宇峰。   小学科演绎大精彩   1994年8月,陈宇峰从无锡师范理科大专班毕业。作为一名优秀的师范生,他却被学校安排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带着一些失意的感觉,他投入了专业的学习和课堂的研究。没有师傅引领,他便自己琢磨如何上课,唯一的标准就是看看学生是否喜欢上他的信息技术课。他总是默默地琢磨着课堂上能够吸引学生的“招数”:课堂上怎么说话才能打动学生?教学环节怎么设计才能吸引孩子?怎么给孩子们的努力以积极的鼓励?为此,他也悄悄地去参加语文、数学的课堂教学观摩,从其他学科教学中吸收经验和方法,然后,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运用。   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1995年,在全市的素质教育现场会中,作为一个新上岗的教师竟然也获得了上公开课的资格。为了让这节课能体现一直琢磨的教学理想,陈宇峰大胆改造教材,使之成为一个体现游戏精神的内容,学生们在课堂里成为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游戏者。这次教学获得听课者的一致好评。评课组长对陈宇峰说:“虽然信息技术课是小学科,但从这节课来看,精彩程度不亚于大学科的教学。你要好好努力!”此后,通过一次次参与公开课、评比课,陈宇峰的教学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教学风格也逐渐形成。他开始用笔记录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一篇篇教学论文见诸于各级教育刊物。“打造形质兼美的教学”“上有趣味的课,上有文化的课,上有价值的课”——他的教学观渐渐成型。1997年,国家信息技术教育中心在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设立了一个关于“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研究”的实验基地,陈宇峰作为实验教师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在全国性的成果汇报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对本次实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几十家媒体都做了报道。有一篇以《轻舟已过万重山》为题的新闻报道这样写道:“小小的信息技术学科,一位年轻的老师尽力地呈现了它的精彩,一时之间,他成了精彩的中心。”   随着教学上的不断开拓与创新,陈宇峰成为市级的学科带头人。一些有共同志向的信息技术老师也经常以他为中心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学科教学的种种问题。这种“草根化”的思考与实践虽然不具有一般意义上的高规格,但充满了自由和活力。这个“非正式”的团队陆续完成了一些具有“正式意义”的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儿童化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融合”“数字化校园的软环境建设”等。这些主题研究,虽然不一定很全面周密,但一次次地给信息技术课程领域以良性的刺激,推动着老师们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并在教育中寻找定位,体现自身的价值。在这样且行且思的过程中,有20多篇论文发表,“草根团队”成为了事实上的信息化研究高地,为整个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提供了智慧支持。一线教师正在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向“教育信息化的运用设计师”转变,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并大大提高了区域内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效能。   2013年,陈宇峰被评为苏州市名教师。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学科教学方面的独创性,更是因为他在教育信息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超越了学科范畴走向了更广阔的教育信息化领域。   微教研成就大视野   2003年8月,因为工作需要,陈宇峰被调至张家港市教研室。他所分管的学科都是不起眼的小学科,比如综合实践、思想品德、信息技术以及科学等,但他没有因循常人的眼光,而是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小学科的内容与目标,观察它们的课堂教学,努力去挖掘、呈现这些小学科独有的光芒。因为他相信:知识本身没有高低上下之分,这些被忽视的学科领域恰恰反映了教育的应然追求。学科价值的扭曲是一种教育的“时代之病”,而并非是学科自身价值的真实反映,陈宇峰在对这些小学科的研究当中,发现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个是这些学科领域自身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掘,这对于当前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和损失;另一个是这些学科之间由于它们自身的开放性而存在着天然的接口,相互融合之后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基于这样的认识,陈宇峰决定顺应学科特点,从“微教研”起步,凝聚人气,激励人心并且以此来做学科融合的尝试。要做学科的联合,就必须先把单个学科做“强”,这样“强强”的联合,才能实现真实的教育价值。单个学科的强大体现在哪里?那就是用精彩的课堂来体现说服力,用学生的兴趣与发展来体现学科价值。但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学科孱弱已久,教师缺乏相应的训练和意识,课程实施缺少有力的环境支持。对此,陈宇峰只能用播撒火种的方式,一个点一个点的进行。为了打磨一节精彩的课,他亲自主导教学设计,从教学语言开始,手把手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一节成功的课就能推出一个教师,每当一位教师获得成功,就相当

文档评论(0)

151****0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