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阳修之古文理论及其散文创作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 士。出生于绵州,自称庐陵。谥号文忠,北 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 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 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 子少师致仕。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 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 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他积极倡导诗文 革新,博学多才,诗、词、古文均为一时之 冠,史学、经学方面也成就卓著,又喜奖掖 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他的散文内容丰富,纤徐委曲,条达舒畅, 抒情委婉,语言明白易晓;诗风与散文近似, 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 南唐余风,风格婉丽,时有疏隽放旷气息。 可以说,欧阳修的散文创作是其古文理论的 实践,其古文理论又造就了他散文创作的辉
A^R o
第一,在“明道”与“志道”的理论问 题上,他对“道”作了前瞻性的务实而通达 的新解脱,他的散文具有现实内容,而不再 只是孔孟之道。
欧阳修继承了韩柳古文运动的精神, 在
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 至,”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 者辉光”。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 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 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他反对务高言 而鲜事实,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 欧阳修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 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 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要有实质性的内容, 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为此他专门写了
〈〈怪说》三篇,猛烈攻击杨亿“穷妍极态, 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巧华纂组。刑 镇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言,离析圣人之意。 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 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他的 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这在他的政
论文〈〈朋党论》中有充分表现
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被吕夷简等人 排挤,欧阳修等人上书言事,以“朋党”之 名被贬,此后朋党之说喧嚣不息。庆历三年, 范仲淹、韩琦等革新派上台执政,欧阳修也 由滑州召回,任太常丞知谏院,以夏竦等位 代表的保守派反对庆历新政”,散布流言, 攻击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私立朋党,欧阳修 写了《朋党论》以斥之。这篇文章主要阐述 朋党有邪正之分。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
“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对于小人用来陷人以罪、君子为之谈虎色变 的“朋党之说”,作者不回避,不辩解,而 是明确地承认朋党之有,立意新颖,另辟蹊 径,这样便使作者夺取了政敌手中的武器, 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第二段对观点 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小人无朋,惟君 子有之。”。“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 财货也。”小人有朋,也只是在同利时暂时 为朋,等到争夺名利时,就互不谦让,甚至 互相残害,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伪朋。而君子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他们会彼此同心共济,始终如一。他们之间 的关系为真朋。进而提出了 “退小人之伪朋, 用君子之真朋”有力地驳斥了政敌的谬论, 显示了革新者的凛然正气和国人胆识。 文章
后两段用历史事实加以证明自己的论点, 更
具有说服力,从正反两面对比中论证了人君 用小人之朋,则国家乱亡;用君子之朋,则 国家兴盛。文章反复曲畅,婉切近人,出语 新奇,成一家之说,引经稽古,颇富论辩力 量,而排偶句式的穿插运用,又增加了文章 议论的气势。文章中没有一个字提到范韩等 人,但却处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也没有一个 字提到夏竦等保守人物,却也处处看到对准 他们的锋芒。可见作者的高明之处,这比直 接驳斥更有效。
第二,在文与道的关系上,他主张文道 并重,且更重视文,他的散文穷而后工,语 言质朴,感情真挚。
复古主义的文论都有重道轻文、甚至完 全把文学看作道统之附庸的倾向。欧阳修则 与之不同,他对文与道的关系持有全新的观 点。首先,欧阳修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
活密切相关的:“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 于世者”。其次,欧阳修文道并重,认为“道 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 又认为“其言之所载者大且文, 则其传也彰;
言之所载着不文而又小,则其传也不彰”, 此外,他更重视文,认为文具有独立的性质: 古人之学者非一家,其为道虽同,言语文 章,未尝相似”,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语 言质朴,不饰雕琢。《浇冈阡表》是这类的 代表。
所谓阡表,即是墓表,是一种记叙死者 事迹并颂扬其功德的文体。〈〈沂冈阡表》是 欧阳修在其父下葬六十年之后所写的一篇 追悼文章,文章主要分两半,前半主要是称 颂先人仁德,以母亲亲切委婉之语追忆父亲 嘉言懿行,后半主要是记述家世恩荣,充溢 着显亲扬名的思想。作者采取了避实就虚、 以虚求实、以虚衬实的写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