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代的礼仪与文学关系论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则天时代的礼仪与文学关系论析 摘要:武则天登基前后,礼仪与文学的 相关性表现突出:一方面,武氏以礼仪改制 作为其政治革命的先声;另一方面,由礼仪 改制和政治革命所带来的文人生存环境和 生存状态的巨大改变,也如实地反映在不少 文学作品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时之文 体和文风。 关键词:武则天时代 礼仪文学关系 论析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武 则天在位期间上承“贞观之治”之遗风, 下 启“开元盛世”之伟业,在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多有创获,其影响几乎遍及各个角 落,也包括礼仪和文学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 领域。 一、礼仪改制 自高宗继位以来,东都洛阳的政治地位 便与武周革命有了极大的关系。 从礼仪的角 度来考虑,长安是李唐统治者宗庙、陵寝所 在地,具有正统地位和礼仪氛围。 与之相比, 洛阳没有厚重的李唐历史和沉重的礼仪阻 力,最合适改朝换代、以周代唐。 武周革命时期,传统礼制所极力宣扬的 男尊女卑、君君臣臣思想是武则天执政的极 大障碍;但她却能巧妙地克服障碍并进而将 礼仪制度和儒术用于武周政权的治理和巩 固之中,其政治手段之高明实在令人赞叹。 1、改丧服以崇己 丧服制度是有关居丧者的服饰、居丧时 间长短以及丧期生活起居的一系列规定, 是 丧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古代宗法制度相 为表里,构成了一个尊卑等级分明的人伦关 系网。上元元年,武则天从母子慈爱之情出 发,提出“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并获得 诏准;她本人临朝时编入《垂拱格》,成为 人人必尊的法令;后来又被纳入〈〈开元礼》。 武则天的建议是母子感情的自然流露, 符合 儒家“亲亲”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妇女的地位;但却因违背“尊尊”原则、破 坏“家无二尊”的尊卑次序而遭到后来礼 学家们的严厉指摘。 2、 邙山祀先蚕 皇后先蚕仪式和皇帝藉田配套, 是农业 社会国家劝农课桑的仪式。按礼制规定,先 蚕仪式由皇后率领内外命妇举行。 可上元二 年的先蚕仪式却由“百官及朝集使皆陪位。” 此时的武则天已经大权在握, 只是缺少名义 上的正式被承认。所以,此次祀蚕,百官集 朝集使都出席陪位,武则天俨然像皇帝一般 检阅百官,将礼仪活动办得隆重而充满政治 意味。韩昇先生将上元二年祀先蚕放在对上 元元年新的“天皇”、“天后”的称号、新 的百官官服、新的礼仪制度、新的政治改革 方案等背景的分析中,更可见出其不同凡响 的政治意义。 3、 拜洛受图、鼓吹天意 垂拱四年,武承嗣让人在一块石头上雕 凿出“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由雍 州人唐同泰奉表献给朝廷, 自称此石获于洛 水。武则天命此石为“宝图”; 七月,更“宝 图”为“天授圣图”,改“洛水”为“永昌 洛水”,封其神为“显圣侯”,加特进,禁 渔钓,并正式拜洛受图,史称此次祭祀“文 物卤簿之盛,唐兴以来未之有也。”洛水瑞 石为武周政权的建立找到了天命的依据, 为 武氏称帝做好了舆论准备。20世纪70年代, 该瑞石在洛阳唐宫遗址出土,状如古印度 “摩竭鱼”造像,说明武则天曾独运机杼地 借重西域佛教政治传统的影响来构建武周 王朝。 4、不问诸儒修建明堂 明堂是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 会祭祀、庆赏选士、接见诸侯、发布政令、 讲学行礼等大典,均于其中举行。因此,它 是王权和神权的双重象征。唐太宗、高宗两 朝,“屡欲立明堂,诸儒议其制度,不决而 止”,明堂一直没有修建起来。武则天执政 后,“独与北门学士议其制,不问诸儒”, 以自我作古的精神大胆创新, 毁东都乾元殿, 就其地创明堂,“饰以珠玉,涂以丹青,铁 膂入云,金龙隐雾,昔殷辛琼台,夏癸瑶室, 无以加也。”号万象神宫。明堂建好之后, 武则天立即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永昌, 大酉甫七日;以后各项重大政治活动都在明堂 举行。 5、 立武氏七庙 祖先祭祀是国家礼仪的大典, 有着深刻 的政治含义。在中国古代王朝礼制中,立七 庙是帝王供奉祖先的特殊权利,不容僭越。 光宅元年,武则天刚刚临朝称制,武承嗣便 奏请“立武氏七庙”,遭到裴炎等人反对。 垂拱四年,武则天再次以神圣祭祀的礼制改 革来暗示其政治野心,在神都立崇先庙享武 氏祖考。到了天授元年,武则天正式登上帝 位,即在洛阳立武氏七庙,奉周文王为始祖, 平王少子武为睿祖,其余五庙分祀武则天五 代以内祖先。次年,改置社稷于神都,纳武 氏庙立于太庙,而把长安太庙改为享德庙、 祭祀三代帝王。这样的礼仪设置折射出新旧 政权之间的微妙关系,反映出周唐之间既在 政治上相互对立,又在伦理、亲缘上相互联 系的矛盾。此外,在祭祀中并祀唐三代帝王, 表明周唐一体,也可安抚李唐王室、旧臣, 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6、 立天枢铸九鼎 天枢,即“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其建 作主要是为了立颂纪功。九鼎向来被作为皇 权的象征。武则天改唐为周后就决定铸九鼎, 以显示武周政权的强大。

文档评论(0)

wangx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