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研究与决策参考
2013年第3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政办公室二。一三年四月一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政办公室
二。一三年四月一日
、科学前沿
TOC \o 1-5 \h \z 2012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 (科技日报) 1
丁肇中主持暗物质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中国宵年报新华社) 6
浙江大学制造出世界最轻材料(中央电视台 新华社 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报) 8
:、参考比较
\o Current Document 2012年高校一级学科评估结果占比例排名情况 9
\o Current Document 国内高校进入ESI前1 %学科情况统计 15
\o Current Document 2012年度“2011计划”会议答辩结果 16
\o Current Document 中国高校2012年度“自然出版指数”情况 17 “万人计划”第一批杰出人才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18
三、人才培养
\o Current Document 谢宵、周济和谢克昌分别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 19
\o Current Document 中国科大项华大学校友荣获“美国业裔工程师奖” 20
\o Current Document 西北大学校友贾校凹、孙勇获法兰西金棕桐勋章 21
四、高校讯息
\o Current Document 薛其坤等《科学》发文 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22
周怀阳教授《自然》杂志研究成果评价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汪品先) 23
武汉大学参建中国首个北斗精准导航系统 24
\o Current Document 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研究领跑世界 25
\o Current Document 五校物理系联手赴美联合举办人才宣讲会 26
责任编辑:刘丰富 宋刚锋 编辑:杨扬
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来源:科技日报
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航天员景海鹏、 刘旺与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首次成功访问在轨飞行器。 24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
利对接,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 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向在轨航天器可靠地往
返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实现实用化量子计算和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关键是通过发展多粒子量子系统相干操纵技术 实现可扩展的量子信息处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潘建伟研究小组,利用自主发展的高亮度、高纯度量子纠缠源技术,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谓猫态。同时,他们利用八光子纠缠簇态,在国际上首次实 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证明拓扑编码可以显著减少量子比特错误率,显示了容错量子信息 处理的强大能力。潘建伟小组还发展了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并发展了高精度光跟瞄技术。 在此基础上,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白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双向纠缠分发, 证明了借助卫星实现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和开展大尺度基本物理问题检验的可行性。相关研究 结果发表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 )和《自然》(Nature)杂志上。
阐明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模式及其原因
地质历史时期发生了几次影响地球生命演化进程的重大生物事件,约 2.5亿年前的二叠 纪末生物大灭绝是最具灾难性的一次灭绝事件,以后地球生态系统历经近 5白万年才得以复 苏。确定其发生的精确时间、速度和过程是探明其原因的关键。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 所沈树忠和王珥研究组与合作者,开展了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研究,建 立了高分辨率化石生物地层以及十万年级高精度综合年代框架,并运用最新的定量统计和多 种指标分析,论证了此次灭绝事件的时空模式及其与古环境演变的关系。他们认为二叠纪末 由丁大规模地下岩浆活动造成温室气体大规模快速释放以及与火山喷发等的共同作用,使得 温室效应迅速加剧,最终导致整个地球海陆生态系统同时在极短时间内全面崩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赖旭龙和孙业东研究组与合作者,通过对华南地区二叠纪末 至中三叠世的海相牙形石进行氧同位素分析,定量地构建了该时期赤道低纬度地区高精度古 海水温度变化曲线,揭示了二叠-三叠纪之交发生的一次快速极热事件,并在近5白万年的时 间内一直延续极端高温的过程。以实际数据证实了快速极热事件是导致这次生物大灭绝的原 因,并且揭示持续高温抑制了早三叠世生态系统的复苏。 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 )。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
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一类基本粒子,它包括电子型中微子、 H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