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 约1.79万字
- 2020-11-25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主备人:
授课人:
全册第 1
课时
?
?
教学内容: 五数:负数的初步认识
第 1
课时 单元第
1 课时
?
?
?
?
元教材分析
?
?
一、教学内容
?
本 元教学 数的 ,引 学生用正、 数表示生活中一些 的、具有相
?
?
反意 的量。
?
?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
第一段,是例
1、例 2 和 一的第
1~6 ,教学用正、 数表示气温和海拔
?
?
高度。
?
?
第二段,是例 3、例 4 和 一的第 7~10 ,教学用正、 数表示盈 情况和
?
不同方向的路程。
?
二、教材的 写特点和教学建
?
?
1、 什么要在系 学 小数的意 和性 之前教学 数的 ?
?
数的主要目的是 了拓 学生 数的 ,
激 一步学 数学的愿望。
?
?
在系 学 小数的意 和性 之前教学 数的 ,主要有两点考 :第一, 学
?
?
生 系 整数的已有 ,着重在整数范 内初步 数,把注意力集中于体
?
会量的相反意 ,有利于降低学 度,有利于建立 合理的有关数的 知 构。
?
?
第二,希望学生随着 小数和分数的 一步 ,逐步丰富 数的感知,从而
?
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 以及 行有理数的运算打好基 。
?
2、要注意体会教材安排的 数的 次。
?
?
部分内容一共安排了四道例 ,第一 教学例
1 和例 2,第二 教学例 3
?
?
和例 4。那么,例 1、例 2 与例 3、例 4 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主要区 是什么呢?
?
例 1、例 2 以及与之配合的 , 学 素材只涉及气温与海拔高度。 作 相反意
?
?
的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与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都非
?
装
常直 形象,因而用相 的正数和 数表示每一 相反意 的量就 得很自然,也
?
便于学生理解。例
3、例 4 所涉及的盈 金 、不同方向的路程等相反意 的量,相
?
?
来 ,稍微抽象一些,理解的 度也相 大一些。而且,教学例
4 后的“ 一 ”
?
?
中,教材 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数 上的点填出相 的正、 数,从而在更 抽象
?
的 面上引 学生加深 数的 。此外,与例
3、例 4 相配合 中,涉及的
?
?
素材也更加 泛,有升降机上升和下降的米数,有 委 分 的加分与扣分,有存
?
?
折上的存入与取出,有水 水位的上升与下降,有汽 上乘客的上 与下 等。
?
?
?
?
1 /
50
?
?
?
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建立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对负数含义的认识,并不
断加深体会。
3、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正、负数与 0 的关系?
0 是区分正、负数的标准,正确把握正、负数与 0 的关系,不仅关乎学生对正、
负数含义的直观认识,而且决定学生能否建立有关数的合理的认知结构,并形成相
应的数感。教学例 1、例 2 后,先要引导学生对例题所涉及的正、负数进行分类,通
过分类形成对正、 负数的初步认识。 但分类时最好不涉及 0,以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
混乱。学生分类后,提出: 0 的正数,还是负数?让学生借助直观和交流,认识到:
0 作为正、负数的分界,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例 3、例 4 后,要通过在数
轴上填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0 的独特性,并明确: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
4、要重视发挥两种不同特点的练习的作用。
为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教材在练习一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
活泼的练习。从教学功能来看,这些练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要求
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理解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如第 2 题,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正、
负数判断里海水面和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
平面。第二种,是要求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如第 9 题,让学生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一个水库的水位变化情况。这两种类型的练习,前者属于理解知
识,后者属于应用知识,它们的作用相辅相成。教学中应注意恰当把握。
5、不要涉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关的计算。
概括地说,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主要有两条:第一,使学生联系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的含义;第二,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因此,教学时,应注意不要涉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关的计算,更不能提相关的教学要求。但是,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对负数的大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意义有所体会。例如,教学例 4 后的“试一试”,可以先分步出示数轴:第一步,画出带箭头的直线后,标出表示 0 的点;第二步,向右等距地标出 1、2 等点;第三步,向左等距地标出- 1、- 2 等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填出图中方框里的数,并讨论:-2 接近 2,还是接近 0?4 在 3 的左边,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