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灸.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 病 夏 治 三 伏 灸 “冬病夏治”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 未病”方法。禾U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 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何谓“冬病” 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 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 阳气不足,是"冬病”的最基本病机 原理 冬天所发之病,大都是寒性的。寒邪侵袭在于人体阳气的不足。 寒则热之,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 扶助人体阳气,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 当阳气最旺盛的时节,对人体阳气给予激发,对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治疗一些难治的疾病减少发病率 和减轻发病症状是有帮助的。 根据“春夏养阳”的理论,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 冬天容易反复发作的难治的一些疾病在夏天三伏天进行一些中医的内治与外治配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 原理就是激发人体阳气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不是直接作用于疾病,而是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肺系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 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操作规范。 药物组成 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 域特点等进行加减。一般比例范围是:白芥子占比最大,约为 35— 40%细辛次之, 约为15-25%,其他的延胡索约占 10— 30% 甘遂10-20%。 药材炮制 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 生药。 药物制备 将药物烘干,粉碎,过 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浓度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 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 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 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4 .贴敷方法 贴敷部位用75%^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 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 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 5厘米X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家庭可以用干净的白布涂药贴在穴位上,然后胶布固定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 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 7~10 天。 贴敷时间 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 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 0.5~2小时。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 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背部和腹部是关键治疗部位) 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 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 脾俞、肾俞、足二里等。 治疗肺系疾病,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 体质、病情辨证、辨症加取腧穴,如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另外,包括大椎、定喘、膻中、中府、天突、关元、神阙、中脘、内关等也有选用。 治疗骨关节炎疾病,常用的穴位有大椎、肾俞、悬钟、关元、阿是穴等。 治疗脾胃病,常用的穴位有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 对于有些觉得上诉药物制作比较麻烦的也可以用艾条隔姜灸 代替,每个穴位艾灸10 分钟左右,以局部红晕为度,每次对穴位施灸前可先把整个脊柱来回艾灸 30分钟 具体穴位举例 主治 组另 穴 位 哮 喘 第一组(初 大杼百劳膏盲 支炎 伏) 咳 嗽 第二组(中 肺俞定喘肾俞 伏) 第三组(末 风门脾俞足三里 伏) 鼻炎 第一组 肺俞大椎肾俞 第二组 风门脾俞足三里 第三组 大杼肾俞曲池 胃 痛 第一组 胃俞肾俞足三里 第二组 肓门脾俞中脘 第三组 肝俞意舍梁丘 颈肩痛 第一组 肩井大杼阿是八 第二组 秉风悬钟肩中俞 第三组 天宗肩外俞阿是穴 腰腿痛 第一组 承筋三焦俞大肠俞 第二组 肾俞关元俞阳陵泉 第三组 承山气海俞膀胱俞 膝关节炎 第一组 鹤顶内膝眼外膝眼 第二组 肾俞 阳陵泉 阴陵泉 水分 第三组 委中足三里阿是穴胆俞 肩周炎 第一组 心俞肩贞肩醪大椎 第二组 肩井巨骨中府 第三组 臑俞臂臑大杼 慢性盆腔 第一组 脾俞膀胱俞天枢 炎 第二组 大巨三

文档评论(0)

dajiefude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