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上学了2.比一比(西师大版).pdf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上学了2.比一比(西师大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学了 第 2 课时 比一比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 5 页,第 6 页, 分辨物体的 “长短、轻重、大小、多少” 教学提示 教科书只出现了长短、 大小、 多少、 轻重 4 组比较, 没有出现 “同样长、 同样 大、 同样多、 同样重” 的比较。教学时是否出现, 何时出现,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 灵活处理。但是一旦出现, 一定要有真情实景, 用实物说明。 教学目标 1. 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 , 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 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 达比较的结果。 2.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 断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难点: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准备 2 个长短差不多的铅笔, 2 个大小不一的篮球、 2 个乒乓球、 1 袋苹果、 1 袋梨、两根长短不一的跳绳、天平。 学具准备:学生准备 3 个圆片、 3 个小三角形或 3 根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谈话法、情境导入法、游戏法等。 谈话法:小学生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分辨物体的长短、大小、轻重、多少,会 有很多好玩的小活动,喜欢吗? 游戏法: 游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 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低,我对高;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薄,我 对厚;我说轻,我对重;我说宽,我对窄;我说远,我对近…… 情境导入法: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 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 高矮和轻重, 好吗?揭题并板书: 长短 大 小 多少 轻重。 【设计意图】游戏法引入,孩子学习热情、参与度最高、注意力最集中。谈话法比较 好操作,学生不会乱。情境导入法容易操作,也符合新课标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调 动生活经验来感受数学,学习数学”的要求。 探求新知,掌握分类标准 1、教师 : 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比较出这两位同学谁高谁矮 ? 与同桌说说你的方法。 同桌交流后 , 指名汇报。 预设: 学生的方法可能是 : 让讲台下的同学站到讲台上 , 两人背靠背站直 ; 或让讲台上的同学 站到讲台下 , 两人背靠背站直。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让两位同学站在同一地方 , 同一高度上 , 两人站直后再比。 小结:这就是比较高矮的方法。 小活动:比一比谁高?谁矮? 请那两名身高一样的学生站到一起。 教师 : 请同学们帮他们看看谁高谁矮 ? 两名学生自己背靠背站好 , 比一比。 全班学生观察比较的结果 , 指名说一说。 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口语 , 引导学生说出两人同样高。 请两名身高不同的学生上台。 教师 : 仔细观察他们的身高 , 谁比谁高 ? 谁比谁矮 ? 指名回答。 学生根据学到的比高矮的方法和自己的观察说出结果 , 一定要让学生说出 , 谁比谁高 , 谁比谁矮。 请三名身高不同的学生上台。 教师 : 谁能按一定的顺序帮他们排排队 ? 指名上台完成。学生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xq3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