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和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与防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与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与防治 历史由来1845年 Hebra (Vienna) 描述面颊部、鼻部蝶形红斑 1851年 Cazenave(Paris) 首次提出红斑狼疮(盘状) 1895年 Osler (Baltimore) 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 1948年 Hargraves (Rochester) LE细胞2 历史由来 1845年 Hebra (Vienna) 描述面颊部、鼻部蝶形红斑 1851年 Cazenave(Paris) 首次提出红斑狼疮(盘状) 1895年 Osler (Baltimore) 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 1948年 Hargraves (Rochester) LE细胞 LE细胞 “狼疮 (lupus) ”病名由来 Lupus(拉丁语)=Wolf 皮疹似狼咬后的瘢痕 红斑狼疮分类 皮肤型: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 深在性红斑狼疮(LEP)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盘状红斑狼疮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因复杂,有遗传倾向性 多系统受累 具有多种自身抗体 异质性疾病,不同表现不同治疗 病程迁延反复、死亡率高 非传染病,非肿瘤,非性病 SLE特点概括 SLE流行病学 全球发病率难以确切统计,不同人种发病率差异大非洲、加勒比人、亚洲人和西班牙裔人发病率较高,高加索人发病率较低 美国51/10万人 我国上海市纺织系统职工患病率 70/10万人,其中女性113/10万人 男:女 1:7-10,育龄妇女多见 发病同性别、年龄、种族、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有关 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 内分泌激素 免疫异常 环境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遗 传 环 境 内分泌系统 免疫功能失调 清除功能缺陷 抑制功能缺陷 同种型调控丧失 DNA 凋亡细胞 APCs B细胞 T细胞 自身抗体 辅助性 细胞因子过度 免疫复合物形成 组织损伤 补体活化 C C Mok, C S Lau, Pathogene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J. Clin. Pathol.2003;56;481-90 基本病理改变:血管炎---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沉积在血管壁(或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导致血管壁炎症 某些特异性抗体(如抗红细胞、血小板的抗体)直接造成细胞溶解 病 理 免疫荧光方法显示皮肤免疫复合物沉积 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 临床表现---多系统受累 皮肤粘膜 肌肉骨骼 肾脏 血液 神经精神 心血管 呼吸 消化 内分泌 起病特点 急性、暴发性或隐慝性 病初常有发热、关节痛 一个系统或多个系统 诱因:阳光、感染、妊娠、分娩、手术、药物、情绪等 皮肤粘膜 皮肤:---多种多样 发生率80% 颊部红斑:蝶形红斑(典型) 盘状红斑、亚急性红斑等; 血管炎样皮疹:手掌、足掌及甲周红斑,甚至溃疡 其它皮疹:斑丘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水疱、网状青斑等,四肢、躯干、背颈部均可有 光过敏 雷诺现象:双手(足)指(趾)遇冷变白→变紫→变红 粘膜:溃疡 毛发:脱发、斑秃 指甲:指甲分离、凹陷、隆起、甲下出血、增厚、甲周红斑等 蝶形红斑(Butterfly erythema) 光过敏(photoallergy) 光过敏 血管炎样皮疹 溃疡 指端坏疽 大疱样皮疹 网状青斑 口腔溃疡 脱发 斑秃 指甲改变 骨骼肌肉受累 关节:对称性关节痛或肿,但常无关节破坏。Jaccoud关节---可复的非致畸性关节半脱位 肌肉:肌腱炎、肌痛,肌力下降,肌酶升高 骨骼:缺血性骨坏死、骨质疏松 Jaccoud关节病 股骨头坏死 肾脏受累---Lupus nephritis 是SLE最常见及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发生率50~70% 肾活检几乎100%SLE患者有肾损 以肾炎、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甚至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 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 狼疮肾炎病理 基本病理机制:免疫复合物介导性肾炎 病理分型:(1)正常或微小病变性(2)系膜增生性(3)局灶节段增殖性(4)弥漫增殖性(5)膜性(6)肾小球硬化性---决定临床表现及预后 免疫荧光特点: IgG、IgM、IgA、C1q、C3、C4等于系膜区或内皮下等部位沉积---“满堂亮”(full house) 不同病理类型的表现及预后 Ⅱ Ⅲ Ⅳ Ⅴ 血尿 少量 少量~中量 大量 无或少量 蛋白尿 少量 <1g

文档评论(0)

178****4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