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肠杆菌属.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肠杆菌科的细菌与医学的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肠杆菌科细菌共同生物学特性:;4.抗原结构 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荚膜抗原 ;;第一节 埃希菌属; G-杆菌。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有菌毛。 绝大多数菌株发酵乳糖。 有O、H和K三种抗原。 ;(一)致病物质 1.黏附素(adhesin) 使细菌黏着在泌尿道和肠道细胞上,避免因尿液的冲 刷和肠道的蠕动作用而被排除,有高特异性。 包括: 定植因子抗原(CFA)、 紧密粘附素(intimin)等 ;2 外毒素: 志贺毒素Ⅰ和Ⅱ(Stx-Ⅰ,Stx-Ⅱ) 不耐热肠毒素Ⅰ和Ⅱ(LT-Ⅰ,LT-Ⅱ) 耐热肠毒素a和b (STa,STb) 3. 其他: 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Ⅲ型分泌系统等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内源 性感染。 ;2.胃肠炎 某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可引起人类胃肠炎,与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有关,为外源性感染。; (1) 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ETEC) 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作用部位:小肠 致病物质 黏附素(定植因子):使细菌黏附到小肠上皮细 胞上 肠毒素: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 ; 致病机制: 不耐热肠毒素(LT) 耐热肠毒素(ST)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激活鸟苷酸环化酶 cAMP浓度升高 cGMP浓度升高 过度分泌小肠液 腹泻;不耐热肠毒素LT-Ⅰ,引起人类胃肠炎,其作用机制;; (2)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 侵袭部位:结肠 不产生肠毒素,症状类似菌痢。;侵袭过程: ;(3)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所致疾病: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剧烈腹痛,血便 致病因子:外毒素,即志贺毒素 Stx-Ⅰ,Stx-Ⅱ 致病机制:终止蛋白质合成;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 ;(一)标本 肠外感染采取中段尿、血液、脓 液、脑脊液等;胃肠炎则取粪便。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1.肠道外感染 2.肠道内感染 ;(三)卫生细菌学检查;疫苗 药敏实验 防止院内感染 水,食品严格消毒 ;第二节 志贺菌属; G-短小杆菌。无鞭毛,有菌毛。; 依据O抗原分为4群: A群:痢疾志贺菌 B群 : 福氏志贺菌 C群 : 鲍氏志贺菌 D群 : 宋内志贺菌 ;包括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痢疾志贺菌)产生外毒素(志贺毒素);27; 2.内毒素 —— 使肠壁通透性增高, 促进内毒素吸收,引起发热、甚至中毒性休克等一系列症状。 —— 破坏肠粘膜,形成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脓血黏液便。 —— 作用于肠壁神经系统, 直肠括约肌痉挛, 发生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 3.外毒素: 志贺毒素,具细胞毒性 作用后果: —— 上皮细胞损伤; —— 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二)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 我国流行型别主要为B群和D群。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人类对志贺菌易感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感染几乎只局限于肠道,一般不侵入血液。 ;急性细菌性痢疾: 突然发病,发热、腹痛、脓血粘液便,伴有里急后重等症状。若治疗不彻底, 可转为慢性。 急性中毒性菌痢: 以小儿为多见, 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主要表现为全身 性中毒症状,死亡率高。 临床主要以高热、休克、中毒性脑病为表现。 ;及时治疗、隔离病人;水、食物、牛奶卫生监测 易出现 多重耐药(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菌株。 现致力于减毒活疫苗的研究,例如链霉素依赖株(Sd) 活疫苗。 ;第三节 沙门菌属;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