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面试赠送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推拿面试赠送资料 试述针灸取穴的原则,并请举例说明【参考答案】 针灸临证选穴的基本法则,也是配穴的基础、前提。包括局部邻近取穴、远部取穴、辨 证取穴、随症取穴等。 1 )局部邻近取穴:在病变部位的局部或邻近范围选取穴位来治疗。 2 )远部取穴: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地方选取穴位来治疗。 3 )辨证取穴: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 4 )随症取穴:是针对个别突出的症状或疾病的特殊症状选取治疗的方法。如:发热:大椎、曲池;咽喉肿痛:少商、商阳。 请简要说明耳穴的分布规律 【参考答案】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 具体分布规律: 与面 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 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 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耳穴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 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 试述晕针的症状、处理对策及如何预防 【参考答案】 ( 1 )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 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导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现象。 ( 2 )现象: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惫,头晕目线,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多汗,心慌, 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智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细微欲 绝。 ( 3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 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针刺人中、素髎、内关、 足三里,艾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然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 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 4 )预防:对于晕针应注意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呢过度紧张、身体虚弱 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 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让进食、休息、饮水后少时在针刺。医者在 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 晕针先兆,应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简述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中如何应用【参考答案】 八脉交会穴指的是: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脉:合于心、胃、胸;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从上面可以看出: 第一组公孙配内关可以治疗胸腔和腹腔部位的病症, 第四组列缺配照 海可以治疗腹腔和盆腔部位的病症。这 4 个穴位均为奇经八脉交会于十二正经中阴经上的穴位,算得上是“阴穴” ,主治部位为五脏六腑的病症,为内为阴,所以,可以将第一组穴位和第四组穴位联合应用治疗内脏疾患,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 疾病,均可同时取此四穴,谓之“四阴同施” ,可起到协同和相加的作用。 第三组后溪配申脉可以治疗头面五官及四肢腰背部位的病症, 第二组临泣配外关可以治 疗头面五官及关节部位的病症。这 4 个穴位为奇经八脉交会于十二正经中阳经上的穴位,算得上是阳穴,主治部位为头面五官及四肢、关节的病症。同样,第三组穴位也可以与第二 组穴位联合应用治疗口腔、五官、运动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谓之“四阳同治” 。 临床运用时,对于“四阴同施,四阳同治”的原则可灵活选穴。如左上配左下,右上配右下,左上配右下,右上配左下,或左右上下共同施针。 简述间接灸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参考答案】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 是艾炷与施灸部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 通常以生姜、 大蒜等 一类辛温芳香的药物作衬隔, 具有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 而不使艾火直接灼伤皮肤。 间接灸 的种类很多, 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的物品而定。 应根据病症选用。 常见的有隔姜灸、 隔盐灸、 隔蒜灸等。此外,还有隔附子灸,隔葱受、豆豉饼灸、黄土灸、蛴螬灸、胡椒灸、巴豆灸等。 1 )隔姜灸:基于姜的性味特点,隔姜灸有温中、祛寒、止呕、解表作用,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呕吐、腹痛、疝气、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及风寒湿痹等。 2 )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固脱,温补下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阴寒腹痛、泄泻、霍乱、吐泻、痢疾、小便不通、四肢厥逆和中风脱证等。 3 )隔蒜灸:有消肿、拔毒、散结、止痛的作用。因为大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用,故本法常用于治疗痈疽疮疡、疖之未溃者、肺痨、腹中积块及蛇蝎毒虫所伤等。 试述《四总穴歌》的原文及其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四总穴歌”最早记载于明·徐凤《针灸大全》 ,其内容是:“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解释为:肚腹部的病症取足三里治疗,腰背部的病症取委中穴治疗,头项部

文档评论(0)

zdq173053849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