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 约1.36千字
- 2020-11-27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3课时;1.把握赠序的特征和本文对比的说理方法。(重难点)
2.理解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重点字词,疏通了文意,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学习文言文的语言生动、描写逼真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对学生的勉励。;作者在年轻时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 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介绍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板书设计;【甲】伤仲永(节选)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
(1)余闻之也久。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即书诗四句( )
(2)稍稍宾客其父( )
(3)无从致书以观( )
(4)同舍生皆被绮绣(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或以钱币乞之 或遇其叱咄
B. 未尝识书具 尝趋百里外
C.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 还自扬州 手自笔录;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课后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海燕 象征及修辞手法的运用.pptx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海燕.pptx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海燕脉络梳理及表达的情感.ppt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pptx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声 (3).ppt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象征手法的运用.pptx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变色龙 (2).ppt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辩论.pptx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过零丁洋 (2).pptx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 (2).pptx
- 最新-行政助理年终述职报告.doc
- 最新-精选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汇总八篇.doc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课件StarterUnit3whatcolorisitUnit3Isthisyourpencil.ppt
- 推荐下载2018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课件StarterUnit3whatcolorisit第三课时单元同步作文指导.ppt
-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pdf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课件StarterUnit3whatcolorisitUnit3Isthisyourpencil?2.ppt
- 最新-班组长管理心得体会10篇.doc
- 会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七篇.doc
- 会计试用期工作总结(通用4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