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
- 0
- 约2.72万字
- 2020-11-26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 2020 高考数学试题的思考
一、高考的背景分析
(一)政治背景
1. 总书记在 2018 年 9 月 10 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2.2017 年 9 月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背景
1. 新课改下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数学抽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
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2. 《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报告》数学训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分
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其它训练难以替代的!
二、建国以来高考数学教学大纲及高考说明的变革
(一)、建国初期:教学大纲就是考试大纲 .
强调双基;培养学生用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所必须的技能和熟练技巧 .
(二)、六十年代: 1963 年编制的 《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
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
(三)七十年代: 1978 年编写的复习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
(四)、九十年代: 1991 年第一次编写考试说明 .
明确提出: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空间想像能力、 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五)、1997 年新课程改革试点启动: 2002 年颁布的新大纲
1. 知识的变化:知识增减比较大,在能力要求上也发生了变化:
2. 能力的变化: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逻辑思维能力扩展为思维能力,并放在能力之首
(六)、2007 年第一次进行新课改的新高考
将逻辑思维能力拆分为: 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推理又分为演绎推理和
合情推理
1 / 16
(七)、2014 年启动新高考:
四十年高考总结会上提出: “一核、四层、四翼”
一核是指: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四层是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四翼是指: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三、近几年高考的考查方向
(一)、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在高考中的落实
1. 数学史(数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
例 1.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
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 7 层塔共挂了
381 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 2 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 )
A.1 盏 B .3 盏 C .5 盏 D .9 盏
2. 数学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感悟数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
应用意识和人文素养)
例 2. “十二平均律”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
音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
十二份, 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 从第二个单音起, 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
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 12 2 .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 f ,则第八个单音的频率
为( )
3 3 2 12 5 12 7
(A) 2 f (B) 2 f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