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 约2.56千字
- 2020-11-26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普洱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23分)
1. (1分) 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àn? dòu
dài? fū
xuè? yè
chè? lí
wēi? xiǎ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wǎ? piàn
bù? lián
xùn? sù
zhēng? fēn?
duó? miǎ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1分) 比一比,再组词。
密________??? 泡________??? 斑________??? 惜________??? 清________
蜜________??? 跑________??? 班________??? 借________??? 情________
3. (4分) 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lǎng
bǔ zhuō
wén zi
mǐn ruì
jiē kā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2分) 写出近义词
仗恃—________???吩咐—________???记念—________???登时—________???打量—________
5. (4分)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树木挡住了风沙。
②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6. (5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
________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
________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
(2) 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
(3) 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
7. (5分) 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有本体或喻体。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
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
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
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1) 找出本节的比喻句,勾画出来。
(2) 本节除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有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 作者为什么用“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来比喻中华少年?
8. (1分) 用下列词语造句
贫穷
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10分)
9. (4分) 写一写。
棉花白,谷子黄,红脸关公是高粱。冬瓜矮,南瓜胖,丝瓜上架细又长。
短文一共写了________种植物,这些植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6分) 课外阅读轩。
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孩子跌倒了,趴在地上哭叫着,年轻的母亲似乎无动于衷,板着面孔,用严厉的目光盯着趴在地上的孩子。正巧我路过,上前要扶起那孩子。那母亲果断地说:“不,不,让他自己爬起来!”
我仔细一“咀嚼”,始得醒悟:这位年轻的妈妈如此这般,大概是出自对人生的体验吧。
人生是一个过程。好像上苍有意为难人,在人生的全过程中,绝无平坦大道可走。坎坷,荆棘,困难,这一切都与人生为伴。人要生存,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困难交锋,要与挫折抗争。这是对人的信念、意志与毅力的考验。敢于交锋与抗争者,即使跌倒了,也会爬起来并最终成为命运的主人和事业上的成功者。一个从小娇生惯养、溺爱过度的孩子,长大之后决不会有什么意志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容易跌倒;跌倒之后也是很难爬起来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从小历经“摔打”的人,他们直面人生,深谙(ān)人生的底里,虽百折而不回,履艰险而不惊。
不过,像这位年轻妈妈那样待孩子的不是很多,而娇惯、溺爱孩子却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视孩子为“小皇帝”的家庭不胜枚举。许多刚入托儿所(或幼儿园)的三四岁的孩子,食不善用筷,穿不会动手。做父母的有谁不爱自己的子女?需要界定的倒是:什么是爱?怎样才算爱?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害。有些中老年父母意识到这一点了,但已为时过晚。
那个跌倒的孩子终于自己爬起来,跑到妈妈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