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孤独症儿童走出孤独.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第一章 4 第1节 序(1) 4 第2节 序(2) 6 第二章 8 第1节 孤独症与运动发展落后 8 第2节 孤独症与多动症(ADHD) 9 第3节 孤独症与严重的视听觉障碍 10 第4节 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 11 第5节 孤独症与RETT综合征 13 第6节 孤独症与婴儿痴呆 14 第7节 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 15 第8节 孤独症与选择性缄默 17 第9节 孤独症与Asperger综合征 19 第10节 孤独症与抽动秽语综合征 21 第11节 孤独症与严重剥夺 22 第三章 23 第1节 帮助孩子时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 23 第2节 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容 24 第3节 关于波特奇早期教育方案 27 第4节 教育训练计划的制订 29 第5节 关于结构化教学法 31 第6节 给孩子巨大的精神关怀 33 第7节 行为矫治与训练的理论基础 36 第8节 行为矫治的常用方法与原则 37 第9节 使用行为矫正技术的注意事项 41 第10节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与“DTT” 42 第11节 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中指令的运用 44 第12节 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中的“辅助”技巧 47 第13节 使用“辅助”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第14节 如何实施“正强化” 53 让孤独症儿童走出孤独 作者:戴淑凤????:中国妇女   在我国3.8亿14岁以下的儿童中,估计有50万名以上患孤独症的儿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诊断技术的逐渐普及,以前不被人们认识的孤独症正在为多数有文化的父母所认识,孤独症儿童被误诊的情况逐渐减少。但是,面对这样的孩子:自我封闭,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语言发育迟缓和偏常,有沟通障碍;对任何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发育秩序和速度紊乱等等,父母心急如焚,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多数儿科、儿保、精神科医生也没有经过儿童精神医学的教育和训练,对于诊治孤独症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书作者详述了孤独症的概念,发病情况及病因性别(包括父母背景、家庭环境、围产因素、遗传因素、神经疾病和免疫功能缺陷等),孤独症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容易与孤独症混淆的疾病,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方法及教育训练案例等,为广大医学工作者和家长们提供了富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强的指导和帮助。本书语言通俗流畅,配上插图加以说明,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 第一章 第1节 序(1)   编写“SOS救助父母,救助儿童”丛书,是我1996年的构想,当时有几家热心的很感兴趣。但是,我冷静下来一想,这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自己的水平有限,临床工作又十分繁忙,编写这样一套科普著作,不仅需要花费时间,更要用心、用情来写才能不落窠臼,让家长们爱看、看懂、会用、用了就灵。所以,我只好把这一设想暂时搁置下来,并绝了诸家的厚爱。   2003年,中国妇女的领导和老朋友又和我谈到这套丛书,其情之切,令我感动。恰在此时,我又遇到一件令人触目垂泪的事,终于促使我下了决心:一定要编写一套供父母使用的教育训练丛书。   一天,我从病房楼道走过,迎面走来一位年轻女士。我觉得似曾见过,但又想不起在何时何处,只能报以微笑。那位女士说:“戴教授,您还记得我吗?两年前,我带两个月的儿子看过您的门诊,您当时告诉我,孩子可能存在中枢协调障碍,需要进行一些干预性训练。我对您的提醒没进脑子,加上我一个人带孩子,手忙脚乱,光对付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感到头晕脑涨,哪儿还有时间参加什么训练,总觉得孩子长大就好了。没想到,随着孩子年龄长大,不仅没好,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两岁多了还不会走路,两腿交叉,双拳紧握,也不会说话……我懊悔极了,觉得对不起孩子,我该怎么做才能尽快挽救孩子呢?”说完,她绝望地失声痛哭……   在临床工作中,我何止见过一位这样懊悔而痛苦的母亲!据不完全统计,小儿脑瘫的发生率在5‰左右,这样推算下来,全国大约有几百万由于脑瘫未及早诊治而致残的孩子。再加上50万以上孤独症患儿,这不能说不是家庭的痛苦,孩子的不幸。   我们再看看另一个儿童群体,这些孩子智力正常甚至超常,但是他们行为违常,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较差,致使学业滞后甚至发生破坏行为,令家长头痛、学校无奈。这是一个在学龄儿童中发生率约30%左右的大群体。随着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孩子受不良成长环境和失误教养方式的影响,这些问题不仅不能消失,而且有日渐增多的趋势。这个群体,包括多动症和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仅就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令人触目惊心。如市学龄儿童发病率为46.2%(其中重度占10.3%),市为34.9%,市为52.7%(其中重度占16.1%)。      怎样才能使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孩子尽量减少,使已经发生问题的孩子向正常发展,并拥有幸福的人生呢?这不仅是医生的事,而且是需要全社会、多学科人士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

文档评论(0)

baibai07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