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 约3.69千字
- 2020-11-27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性: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
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
律。
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
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
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 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 并
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卡纸等
学具准备:
1 / 10
小棒、圆片等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活动:
师:在上课之前, 老师了解了一下,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很喜欢唱歌,现在离上课还有一点时间,我们一起来唱一首《幸福拍手歌》好吗?
(齐唱:幸福拍手歌)
师: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手上也隐藏了数学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
师:看着老师的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数字?
(5,5 个手指)
师:老师从中也得到了一个数字 —4,你们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吗?师:对了,指的是手指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手,
5 个手指,有几个间隔, 4 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 3 个手指, 2
个手指呢?
师:你们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谁能说一说?
2.引入
师:连手上都有这么多数学奥秘,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创设情景
2 / 10
课件播放视频让学生观察说出:同学们在全长 100 米的小路一边植
树,每隔 5 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2、生产问题
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设计的具体要求吧!
我们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先来研究 20 米的植树情况。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要求 ] :在操场边上,有一条 20 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
在小路的一边种树, 请按照每隔 5 米种一棵的要求, 设计一份植树方
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2、师:从这份要求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0 米长的小路,一边,每隔 5 米种一棵)师:每隔 5 米是什么意思?
(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五米, 每两棵树的距离都相等, 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 5 米)
3、设计方案,动手种树
师:了解了已知条件,请同学们以同桌为一个小组,设计一份植树方
案。可以用这条线段代表 20 米的小路。
用你们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把你们设计的方案画一画。
填写植树表格。
条件:两端都栽
总长(米) 间隔长度(米)间隔数(个) 所需的棵数(棵)
20 5 4 5
3 / 10
我的发现:
条件:一端栽
总长(米) 间隔长度(米)间隔数(个) 所需的棵数(棵)
20 5 4
我的发现:
条件:两端都不栽
总长(米) 间隔长度(米)间隔数(个) 所需的棵数(棵)
20 5 4
我的发现:
4 / 10
4、全班交流
师:很多小组都已经完成了, 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根据你们的方案,
需要种几棵树?
(1)两端都栽
师:为什么同样的一段路, 同样的要求,种的棵数却不一样呢?你们的方案分别是怎样的?我们先从棵数最多的说起吧! 哪个小组设计的是需要 5 棵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
(小组展示设计方案: 交流设计思路)师: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是怎样的?
师:他们小组的设计符合要求吗?这里他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树的?根据他们的设计,一共需要 5 棵。
2)只栽一端
师:哪个小组设计的是需要 4 棵的?小组展示设计方案: 交流设计思路师:他们的设计符合要求吗?
3)两端都不栽
师:有的小组只要 3 棵就能完成要求, 他们是怎样设计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组展示设计方案:交流设计思路
师:他们小组的设计同样符合要求。
(4)介绍线段图
5 / 10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路,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树,这些
图案可以表示树,也可以表示什么?这就是线段图,在学习数学时,
我们常常借助它,帮助我们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解决实际复杂问题,
它对我们学习数学很有帮助。
师:同学们就能设计出这么多不同的方案,真有创造力!看来你们都
有成为环境设计师的资格。
5、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1)、总结规律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设计的方案, (课件出示三种方案线
段图),三种方案都符合设计的要求,谁能说说他们相同的地方在哪
里?
师:我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