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
- 0
- 约1.43万字
- 2020-11-27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完善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完善
张 毅 (西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邮编:710122)
张 毅 (西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邮编:710122)
摘要:目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秉持 “一裁两审”的机制,同时充分发挥三方机制
摘要:目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秉持 “一裁两审”的机制,同时充分发挥三方机制
的协商调解作用。但由于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周期长、环节多,仲裁与诉讼不衔接,第三方身
的协商调解作用。但由于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周期长、环节多,仲裁与诉讼不衔接,第三方身
份尴尬等问题,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亟待完善和发展。本论文从问题着手,探索解决之
份尴尬等问题,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亟待完善和发展。本论文从问题着手,探索解决之
道,提出应该赋予调解协议书和仲裁裁决书法律效力以促进劳动争议案件的快速处理;建立
道,提出应该赋予调解协议书和仲裁裁决书法律效力以促进劳动争议案件的快速处理;建立
以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为主导的三方机制,做好调解工作,从而促进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
以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为主导的三方机制,做好调解工作,从而促进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
完善。
完善。
关键字
关键字:调解 仲裁 诉讼 三方机制
:调解 仲裁 诉讼 三方机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争 的概念、特点
(一)劳动争 的概念、特点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所发生的争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所发生的争
①
①
执,又称劳动纠纷、劳资纠纷。 劳动争议具有如下特点:
执,又称劳动纠纷、劳资纠纷。 劳动争议具有如下特点:
1、劳动争议的产生是建立在劳动法律关系的基础之上,即劳动争议的前提
1、劳动争议的产生是建立在劳动法律关系的基础之上,即劳动争议的前提
必须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劳动关系。
必须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劳动关系。
2、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一方为用人单位,一方为劳动者 (其中包括代表
2、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一方为用人单位,一方为劳动者 (其中包括代表
劳动者利益的工会组织)。
劳动者利益的工会组织)。
3、劳动争议的标的是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而法律层面的权利、义务,在
3、劳动争议的标的是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而法律层面的权利、义务,在
事实层面上往往集中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利益。
事实层面上往往集中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利益。
(二)劳动争 的受案范围
(二)劳动争 的受案范围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争议,使用本法:
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争议,使用本法: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①
① 2003 314
贾俊玲主编:《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14 页
贾俊玲主编:《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 页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三) 我国劳动争 处理的原则和程序
(三) 我国劳动争 处理的原则和程序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