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顶级名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20201114230517).pdf

河南省顶级名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20201114230517).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顶级名校 2019— 2020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 语 文 (时间: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族群分布、文化区隔等对于文学活动有不同影响。这些影响, 最终将反映到作家个性、作品风格、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族群特征、区域传承等各种 具体的文学现象上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北方《诗经》和南国《楚辞》的不同 “ ” “ ” 文风,认为前者 辞约而旨丰 ,后者 瑰诡而惠巧 。法国丹纳的《艺术哲学》明确将地理 “ ” 环境、种族与时代并列为文学生成 三要素 。 关于文化地理差异带给文学创作的功能性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做过阐述。他 : “ 说 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民族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审美习惯,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 就像人 ” 的皮肤一样,长久地保持下来并渗透到人们精神的各个领域。 事实正是如此,地理环境 以及据此而来的综合性人文氛围,不仅影响到区域习俗、文化传统、作家性格等,而且 还会作用于文学文本的传播路径和接受方式,而这一切都将以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 语言、文体、风格诸层面的综合指数为核心。四川乐山依山抱水的开阔环境造就了郭沫 若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凤凰封闭唯美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沈从文敏感柔弱的个性心理。 地理区隔所造成的重要文化差异表征之一,便是语际交往中的非对称性。语际交往 高三 语文 第 1 页 (共10 页) 实际上指的是不同语种之间的跨文化交往,其中自然包含了不同区域不同语种间的文学 对话。语际交往过程中的非对称原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语际交往中暂时处于强势地 位的语种对相对弱势语种的强迫性渗透,二是不同语种之间相互翻译或转译的非饱和性 “ ” —— 和不完满性。文学语际交往中存在着 语言霸权 问题,比如西方的主流语种 英语对 包括汉语在内的其他语种的霸权。我们有理由预期,英语霸权地位还将持续下去,据此 进行的关于文学本质的种种讨论也会受到英语表达惯性的牵制。 造成语际之间文化交往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是经济原因。一般而言,经 济实力强大或较强的国家、 民族或地区的主流语种文学在文化交往中常常处于主导地位。 “ ” 这种 财大气粗 的交往原则的文化效应古今皆然。其次是政治原因。说到底,政治影响 力仍以经济增长力为基础。经济发展了,政治强大了,说话的分量自然就加重了。从这 个意义上说,一种语言的广谱性常常成为政治地位的象征符号。其三是文化原因。语言 和文化密切相关,准确地说,所有语种的语言都是文化的产物。 “ ” : “ 跨语际交往通常隐含着跨文化对话机制的 异地原理 。犹如巴赫金所言 在文化方 面,异地是理解最有力的手段。只有通过另一种文化的视点,一种外国文化才能完整地、 ” 深刻地表现出来。 他同时认为,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被绝对翻译, 文学语言尤其如此。 法国的舍普等人则认为,文学语

文档评论(0)

jj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