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一中2016级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鹤岗一中2016级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鹤岗一中 2016 级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论述文阅读 《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 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 《周易·系辞传》:“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 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 。借助卦象,并通过象的 规范化的流动、联结、转换,具象地、直观地反映所思考的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借助 六十四卦系统模型, 推断天地人物之间的变化, 这种思想方式渗透到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 中。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 ( 《庄子·外物》 ) ,魏晋玄学家王弼提 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 《周易明象》 ) 的命题,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 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 儒家的道德直觉、 道家的艺 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哲学认为,对于 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 恼的困扰, 保持心境的平和、 宁静。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 则离不开默思冥想的“玄览”。 老子主张“涤除玄览”。“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玄览”即深入静观。这是在高度精 神修养的前提下才具备的一种思维状态。 庄子主张“心斋”、 “坐忘”。 “心斋”即保持心 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 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 儒家孔子的“默而识之”, 孟子的“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 荀子的“虚 壹而静”、“大清明”,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豁然贯通焉”,“众 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的冥契, 王 阳明的“致良知”, 都是扬弃知觉思虑, 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 达到对道德本体 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 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 彻见心性之本源。 禅宗的参究方法是不 立文字,教外别传,直心而行,无念为宗,触类是道,即事而真。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 任心性之自然。禅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 ( 人生 的本性或宇宙的实相 ) ,与客体融合为一。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 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 1 / 22 超越逻辑,祛除言诠,止息思维,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诸理性思维活动,精神内 敛,默然返照,当下消解了主客、能所、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与天道合一。这是一种思 维状态,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下得到了对于生活和 生命, 对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之最深邃的本质的一种整体的、 综合的洞悉。 但这种状态实 际上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 没有理性思维的铺垫, 这种灵感或悟性就不 可能出现。 (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周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象到抽象,其具体的形象符号,有助于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 意

文档评论(0)

171****9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