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程教案设计《孟子》.doc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 国学课程《孟子》精讲 第 周 第 (课、章、单元) 第 1 课时 年 月 日 课题 《孟子》卷一( 1-7 ) 课型 国学 三维目标: .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诵读重点句子; .理解孟子思想,感悟孟子智慧,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拓展延伸,运用孟子智慧分析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诵读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掌握写法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 学生学法:诵读、感悟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 导入新课: 孟子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入世; 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他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 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 死亡。”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 推行王道;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 ,“自任以天下之 重”;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理想遭挫 折而矢志不渝,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 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二、 学习重点句 文档 实用标准 1 、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 翻译: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 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 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2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教学过程 (续 ): 翻译:尊敬我家里的长辈 ,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 ; 爱护我 家里的儿女 , 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 要统一天下就像在 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 二次备课 文档 实用标准 3 、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翻译:所以由近及远地把恩惠推广开去,便足以安定天下。不这样, 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 4、反复诵读,能够背诵。 三、总结本课知识点,布置作业 说与写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结合自己或者身边这样的故事,写一段自己的认识。 文档 实用标准 教 学 后 记 第 周 第 (课、章、单元) 第2课时 年 月 日 课题 《孟子》卷一( 1-7 ) 课型 国学 文档 实用标准 三维目标: .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诵读重点句子; .理解孟子思想,感悟孟子智慧,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拓展延伸,运用孟子智慧分析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诵读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掌握写法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 学生学法:诵读、感悟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三、 导入新课:复习旧课,重温孟子魅力 四、 学习重点句 4 、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 亡。 翻译: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 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 5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翻译: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 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人(便会有人代劳) ,不致于头顶着、背 负着物件在路上行走了。 文档 实用标准 成语有: 明察秋毫,缘木求鱼,寡不敌众 4、反复诵读,能够背诵。 三、总结本课知识点,布置作业 二次备课 文档 实用标准 说与写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结合自己或者身边这样的故事,写一段自己的认识。 教 学 后 记 文档 实用标准 第 周 第 (课、章、单元) 第3课时 年 月 日 课题 《孟子》卷一( 1-7 ) 课型 国学 三维目标: .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诵读重点句子; .理解孟子思想,感悟孟子智慧,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拓展延伸,运用孟子智慧分析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诵读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掌握写法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 学生学法:诵读、感悟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上两节课我们把第七章节的重点文句疏通了一遍,这节课 我们来讨论本章节的实际意义。 二:问题导学 1.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 ,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 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臣 未之闻也”呢? 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 ,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 么,孟子是怎样获得齐宣王的信任的? 3.“王笑而不言” ,为什么?孟子是如何让齐宣王去“大欲”的? 三:自主探究 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 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文法导析 1.善用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 运用比喻,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如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 文档 实用标准 薪”来突出 宣王的“恩足以及禽 ,而功不至于百姓” ,同 是力 能做到而不做,是“不

文档评论(0)

137****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