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原料基础知识200804.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肉食品加工(原料基础知识) 实用 高效 深加工品管部 二 00 八年四月 第一章 原料基础知识介绍 一、肉的通常定义 “肉”一般习惯上是指猪、牛、羊等食用牲畜屠宰后肉尸的去 骨部分。在肉制品加工中“肉”通常指肌肉及其中包含的各种 组织而言,不包括皮、毛、骨组织及软骨组织。 二、肉的组织: 在食品加工中,将动物体主要可利用部位的组 织作如下分类: 肌肉组织 :包括平滑肌、心肌、横纹肌 结缔组织 :皮、腱、韧带等 脂肪组织 :皮下脂肪、腹腔脂肪等 骨组织 :软骨、硬骨 三、各种原料组织的通常比例 通常来讲,猪、牛、羊三种动物的组织结构比例如下,当人 们经过特殊饲养后动物品种,其本身的组织有一定变化,如特 殊育肥的牛,其肥肉比例往往能够达到 20 %左右; 原料名称 骨骼组织 肌肉组织 结缔组织 肥肉( “脂肪” ) 猪肉 7% 55% 11% 27% 牛肉 20% 50% 16% 14% 羊肉 16% 60% 10% 14% 肌肉组织放大后内部结构形状 四、肉的主要化学成分 (一)、 水分 (达 70% 左右) (二)、 蛋白质 ( 15 %- 20 %之间) (三)、 脂肪 (一般受部位影响) (四)、矿物质(一般肌肉中的含量是肥肉中 500 倍以上) (五)、维生素、及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等(一般以微量计数) 。 (六)、其他(激素、重金属等) (一般以纳克计数) 水分: (一)、在肉组织中的含量(达 70% 左右) (二)、存在的形式 1. 结合水 5% 是吸附在蛋白质胶体颗粒上的水 . 具有以下特点: A. 不易结冰(冰点 -40 ℃) B. 不能做溶质的溶剂 2. 自由水 15% 是不接触蛋白质分子的水。在 0 ℃时结冰 3. 不易流动的水 80% 能与蛋白质形成凝胶的水。在稍低于 0 ℃时结冰。 (三)、肌肉及脂肪组织中水分量的不同 蛋白质: (一)含量 在去脂肪层的新鲜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为 20% 左右。 (二)按溶解性可分为 1. 肌桨中的蛋白质( 约占肌肉蛋白质的 30% 左右) 是水溶性肌桨蛋白和在低盐溶液中可溶性球蛋白的总和。 2. 肌原纤维蛋白质( 占肌肉蛋白质总量的 50% 左右) 常称为肌肉的结构蛋白也称为肌肉的不溶性蛋白,它直接参与 肌肉的收缩过程。 3. 基质蛋白质( 约占肌肉蛋白质总量的 10% 左右) 主要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网硬蛋白。它们构成了结缔组织 。 脂 肪 (一)含量及性质 受不同部位的影响差别很大。 (二)各种禽畜的脂肪的熔点也各不一样。 猪肉是29 ℃、牛肉是 46 、羊肉是47 ℃,所以吃肥牛、肥羊不会长胖。 (三)脂质的应用 1 . 在配方中。 (最可口程度的比例 35% 左右) 2. 在油炸中。 (以150℃左右较为适宜,因为油脂在200℃以上会逐渐聚 合、分解出现异味同时黏度增高) 第二章 原料评定知识 评定肉品质的五大要素:颜色、嫩度、风味、保水性(系水力)、多汁性。 一、颜色:由肌红蛋白决定,放血充分还有 20% 的血红蛋白。 (一)肌红蛋白:一种能储存氧的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鲸鱼。 牛的肌红蛋白占肌肉 0.5% 、羊肉 0.25% 、猪肉、 0.06% ;鸡 腿由红肌纤维组成,较细,有氧代谢;鸡胸由白肌纤维组成,较粗,糖酵 解。 (二)影响肉色的因素: 1 .充足的氧气 2 .细菌的污染促成氧合肌红蛋白向高铁肌红蛋白转变 3 . PH 值 4 .温度越高,变色越大 (三)保持肉色的方法: 1 .真空包装 2 .气调包装 3 .抗氧化剂 二、嫩度 A :年龄 B :部位 C :大理石花纹 D :种 E :性别 (一)肉的人工嫩化 1 .酶,宰前将水解酶注射入肌肉的深层组织,现已开发出多种 酶嫩化剂,有粉状、溶液,还有气雾液等,适宜温度 70~85 ℃ 。 2 .电刺激,对动物胴体进行电刺激有利于改善肉的嫩度,牛电 刺激嫩度可提高 23% ,猪肉只能提高 3% 。 3 .醋渍法,将肉在酸性溶液中浸泡可以改善肉的嫩度,溶液 PH 值界于 4.1~4.6 时效果更佳,用酸性红酒和醋来浸泡可以改 善肉的嫩度,也可以改善肉的风味。 4 .压力法,给肉施加大于等于 1000 大气压的高压下可以破坏 肉的肌原纤维结构,使肉变嫩,同时破坏了膜使大量 Ca 2+ 释放 激活了组织蛋白酶的功能。 (二)评定肉的嫩度 可根据柔软性、易碎性和可咽性来判断。 1 .柔软性:用舌头和颊接触肉时感觉软糊而老肉则有 木质化感。 2 .易碎性:牙齿咬断肌纤维的容易程度,很容易嚼碎。 3 .可咽性:用咀嚼后肉渣剩余的多少及吞咽的容易程 度来衡量。 另外还有剪切力,若大则肉老。 三、风味: 是香味和滋味的结合(肉汤闻香)。 是由肉的 滋味 和 香味 组合而成。 滋味 是非挥发性的,主要靠人的舌面味蕾(味觉细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