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卢藏用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卢藏用”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卢藏用
【生卒】:约656—713【介绍】: 唐代政治家,思想家。
字子潜,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
少以辞学着称。
初举进士,不得调,乃着《芳草赋》以见意。
不久,隐居终南山,学辟谷练气之术。
长安(701—704)中,征拜左拾遗,曾谏武则天建兴泰宫,以为应惜民力,博施济众。
神龙中(706),累擢中书舍人,数纠驳伪官。
景龙(707—710)中为吏部侍郎,又迁黄门侍郎,尚书右丞等。
玄宗先天(712713)中,坐托附太平公主,流放岭表。
开元初(713)起为黔州都督府长史、兼判都督事。
未行而卒。
卢氏工篆隶,好琴棋,时称多能之士。
初隐之时,有贞俭之操,往来于少室,终南二山,人
称“随驾隐士”。
但其“性无挺持,多为权要所逼,颇隳公道”。
登朝之后,“趑趄诡佞,长事权贵,奢靡汙纵”,又为时人所讥。
在政治上,卢氏主张任贤能,明法审令,养劳赏功,省敛强兵。
他的人学思想,主张“天道从人”,认为天论是国家还是个人的兴亡吉凶均由人事决定,而无关天时。
所以,他的人学思想是积极地评价人事和人生的。
卢藏用有文集二十卷。
但现存者仅有《本传》载“析滞论”以及《全唐文》所载文疏等。
(1)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卢藏用对祸福吉凶的看法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他援引《左传》中的话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这是说,人的吉凶祸福并非有神灵操纵,只要人自己行为端正,妖孽便无法作祟。
因此福祸都是人们自己的行为所致。
他认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为不善者,天降之祸殃。
在卢氏看来,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讲的是只要人自身努力,就会不时日而事利,不卜筮而事吉。
“由是言之,得丧兴亡,并关人事,吉凶悔恡,无涉天时”,政治的得失,天下的兴亡,都与人事有关而与天无关。
只要修德勤政,任贤使能,国家就能兴旺,人寿就能保长。
他以历史传说为例,说明福祸兴亡在人而不在神。
相传殷高宗武丁从前怠于政事,野草恶木生于朝廷,有的大臣说这是亡国的征兆,但高宗从此修德勤政,国家便很快走向复兴,由此他引证《左传》中史器的话作出结论:“国之将兴,听于人;将亡,听于神。”
在人神关系上,坚持了以人为主的无神论思想。
(2)天道从人 人道与天道的关系,按着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常以天道为主而人道为辅,并以此抹杀人的主观能动性。
卢藏用在其《析滞论》中以客问的方式提出这一问题:客曰:“天道玄微,神理幽化,圣人所以法象,众庶由其远行。
……从之者则兵强国富,违之者则将弱朝危,有同影响,若合符契,先生亦尝闻之乎?”这里所谓“天道”,并不是指自然运行的规律,而是指《六壬》、《遁甲》之类,即“大挠造甲子,容成着律历,黄公裁变,玄女启谟,八门御时,六神直事”等古代传说中的吉凶祸福之书,因此,客曰之天道实乃神道。
卢藏用反对人从神道说,认为这些都是“曲学所习,懦昧所守”,是企图用“偏方之诡说”取代“亨衢之通论”,乃不识人道之甚。
他说,古之为政者,循人道而远天道,致使刑狱不滥,赋敛蠲省,法令有常,赏罚得中,故国静人富,兵强人寿。
如果违背人道,即使是“卜时行刑,择日出令”,也一定不会成功。
“故曰任贤使能,则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则不卜筮而事吉;养劳赏功,则不祷祠而得福”,他以此解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由此得出结论:“人事苟修,何往不济?”“天道所以从人者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