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李觏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李觏”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李觏
【生卒】:1009—1059【介绍】: 北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
字泰伯,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
少年时,家境衰落,自称“南城小草民”。
庆历二年(1042),李觏以草泽荐,“因徒步二千里入京师,以文求通于天子。
乃举茂材异等,得召第一。
既而试于有司,有司黜之。”
李觏落第后,于第二年在南城创立“盱江书院”,“先生(李觏)为之师,四主东学尝数百人。”
学者称其为盰江先生。
嘉佑二年(1057),已经49岁的李觏由范仲淹等人的举荐,充任太学助教兼太学说书,旨令赴太学供职。
嘉佑四年因胡瑗以病请假,升为直讲,权同管勾太学。
同年请假归南城,于8月卒于家。
李觏的人学思想,反对孟子、董仲舒“贵义贱利”的观
点,认为孟子言“何必曰利”是偏激的看法,认为孔子所讲的“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等于承认了人之欲望的现实性与合理性。
他大胆地提出:“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
盖城廓宫室,非财不完;馐服车马,非财不具;百官群吏,非财不养;军旅征戌,非财不给;郊社宗庙,非财不事;兄弟婚媾,非财不亲;诸侯四夷,朝觐聘问,非财不接:矜寡孤独,凶荒札瘥,非财不恤。
礼以是举,政以是成,爱以是立,威以是行。
舍是而克为治者,未之有也。”
这等于说,将封建国家的政治、法律、军事、外交、道德、文化、礼教等一切物质的与精神的活动,全部放置在“财用”的基础上。
这种认为物质财富决定一切人的行为活动的思想,萌发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胚芽。
李觏的人学思想中还突出了人为的思想,认为吉凶祸福不是命定的,而是人为的,并进而肯定人可以战胜和改造大自然。
这无疑是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肯定了人的作用和价值。
李觏的功利主义的人学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并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对王安石及以后浙东事功派的陈亮、叶适等人的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吉凶由人 李觏认为吉凶祸福不是命定的,而是由人
事活动引起的。
他说:“《系辞》曰:‘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由此观之,吉凶由人,乃《易》之教也。”
他从《系辞》谈吉凶的话作出了完全不同于一般儒家学说的“吉凶由人”的结论。
他还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方法论述了吉凶由人不由命的思想。
认为:“相生未必吉,相克未必凶,用之得其宜,则虽相克而吉;用之失其宜,则虽相生而凶。”
譬如水克火,可以用来灭火,消除灾害,火克金,可以用来改变金属的硬度,锻铸器械;金克木,可以用金属做的工具砍伐木材,建造宫室等等,这叫做“是用之得其宜,虽相克而吉也。”
反之,用水浸泡木材就会腐烂,将木材放到火中则会烧毁,用土埋金属则会生锈等,这就叫做“是用之失其宜,虽相生而凶也。”
因此,相生相克的必然性,在李觏看来,只是事物的特性和规律而已。
只要善于利用事物的特性和规律的话,那么人就可以认识、掌握吉凶的规律,从而可以做到避凶趋吉。
李觏这个思想显然包含着一个潜在的命题,那就是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不能被人所认识的事物。
(2)积人事而责天道 李觏认为,只要充分发挥人力的作用,水旱等自然灾害是可以克服的。
他说:“农既得其时,种既得其宜,然且不熟者,水旱贼之也。
水旱之灾,虽天所为,至于人力亦有可及矣。”
这就是说,人在水旱等自然灾害面前,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可以尽人力加以控制的。
他说明了《周官》中的沟洫制度之后,认为人是可以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
即:“虽大雨霖,其水有所渫,能为害者希矣”,“虽久不雨,其水可以得能为害者希矣”。
只要正确的应用人力修治沟洫(水利),就可以蓄水排水,防旱救涝。
李觏还针对现实弊端批评说,“水官不修,川泽沟渎无有举,掌机巧趋利之民,得行其私,日侵月削,往往障塞,雨则易以溢,谓之大水,岂天乎?霁(天气放晴)则易以涸,谓之大旱,岂天乎?如是而望有年,未之思矣”。
李觏认为,用人力只要得宜,就可以克服自然灾害。
然而水利失修,沟洫障塞,下雨大水,无雨大旱,实在是用人力不得宜的缘故。
这是对以往人定胜天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3)利欲可言,循公不私 李觏从实际物质利益出发解释
社会历史现象,认为实际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他说:“利可言乎?曰: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欲可言乎?曰:欲者人之情,曷为不可言?言而不以礼,是贪与淫,罪矣。
不贪不淫而曰不可言,无乃贼人之生,反人之情。”
在李觏看来,利欲是人生人情的要求,是可以追求的。
当然,李觏主张利欲与礼的统一,而不是主张利欲与礼的对立。
因此,凡是符合“礼”的利欲,就是正常的、应该肯定的。
如果符合“礼”的利欲都认为不正常,那么就是“贼人之生,反人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标准建设项目hse管理手册、管理程序、作业指导书_.docx VIP
- 统编版2025年专题07 修辞与仿写 五升六语文暑假专项提升试卷.pdf
- 烟气热值计算.xls VIP
- 最新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及FCCA质量技术验厂全套文件.docx
- 升罐乙烯发生器说明书.docx
- 辽宁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收费标准.doc VIP
- 【中小学】上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pptx VIP
- SK水环真空泵说明书.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价值与政策环境研究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有效赋能高中历史教学实践.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