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刘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刘基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刘基”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刘基 【生卒】:1311—1375【介绍】: 中国元明时期思想家,文学家。 字伯温,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人。 早年曾“欲作道未遂”,后从郑复初受濂洛之学。 22岁举进士,后任元朝官吏。 因与上层意见不合,一度弃官,隐居着述。 1360年应朱元璋之聘,到应天(南京)作朱元璋幕僚,在辅助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中立下功勋,后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 尽管刘基一生奔波于仕途,但他也讲儒道,谈心性,形成一些思想。 在哲学上,他主要承续于宋明理学,特别是程朱理学。 在人学思想方面,也基本上没有脱离程朱学说的模式。 他认为,“人者天之子,假于气而生”,因为万物禀赋的气有清浊、厚薄的差别,所以便产生万物的性与形的差别。 人只能根据事物的具体形性加以训化,而不能违背天性。 刘基还依据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之辩,认为理性是善的,气情是恶的。 他还谈到“天人相与”的观点。 刘基涉及人学的着作主要有《郁离子》、《天说》、《春秋明经》等。 (1)人者天之子,假于气而生 刘基认为天是浑然一团的气,万物与人都禀气而生。 他说:“夫天浑浑然气也,地包乎其中,气行不息,地以之奠。” 他谈到人与物的形成和天之气的关系说:“天以其气分而为物,人其一物也”。 “人之得气以生”。 就是说,人和万物都是禀天之气而生。 “天下之物,动者植者……,出出而不穷,连连而不绝,莫非天之气也”。 刘基设想,从天之气到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形成,其间要经过阴阳、五行、七矅的作用。 就人和天的关系,他说:“故物之大者一,天而无二。 天者,众物之共父也。 神仙,人也,亦子之一也,能超乎其群,而不能超乎其父也”。 人是天的众子之一,且永远不能超过其父亲。 (2)教可行于质近道难化乎性成 刘基认为,天之气赋于人与万物各自具有不同的形和性,后天的教化只能使这种形和性接近,而不能使之根本变化。 他说:“天生物而赋之形与性,寿夭贵贱,司命掌之,弗可移也。 夫是谓之天常。” 人与万物的形、性、寿命长短、高贵低贱,都是由天掌管的,是不能改变的。 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别,根本原因在于禀赋的气有清浊、厚薄之不同。 所以万物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各自的功用,并成就自身。 “万物并育不齐其用而各有用,五气迭运不同其功而皆成功”。 刘基肯定万物的差别是天生的,进而要求人要根据万物的特点来合理的进行训化、使用。 他说:“故教可行于质近,而道难化乎性成。 是以御龙之智,不能训猿以礼;神农之圣,不能服豕而耕。” 就是说,猿有猿的形与性,猪有猪的形与性。 即使有御龙的智慧,也不可能让猿懂得礼节;即使有神农的圣明,也不可能让猪去耕田。 刘基看到人与万物的差别,肯定人力难化其性成,这个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把这一思想运用到对人性的看法上,则认为人性一旦形成,则不可移易,带有浓厚的形而上学性质。 (3)理与性为善 刘基沿袭了宋明理学关于天理人欲的思维模式,来论证人性善恶的问题。 他认为,性与理相当,是善的。 但是,理不能独行,必载于气而行;性也不能独行,必载于情而行。 因为“气有正有邪”,“正气福善而祸恶,邪气祸善而福恶,善恶成于人而祸福从其所遇,气有所偏胜,人不能御也”。 人力不能抵御天之正气与邪气的侵袭。 在刘基看来理是纯善的,性也是纯善的,由于禀赋的气有正与邪的区别,便产生了善与恶的区别,从而使人性有善与恶的差异了。 刘基说:“气之邪也,而理为其所胜,于是乎有恶人焉。” 同样,性是善的,而情则有善有恶。 刘基把气与情形容为毒药和锋刃,他说:“气者,道之毒药也;情者,性之锋刃也。 知其为毒药、锋刃,而凭之以行者,欲使之也。 呜呼!天与人神灵者也,而皆不能不为欲所使,使气与情得以逞其能,而性与道反随其所如往。 造化至此,亦几乎穷矣。” 就是说,邪气与情欲就像毒药和锋刃一样,倘若不加以限制,就会破坏人的善性,破坏原有的性、理。 可见,刘基的理气观、性情观,依然没有摆脱宋明理学把“天理人欲”对立起来的思维樊篱。 (4)天人一理有感则应 刘基沿袭董仲舒以来的“天人相与”之学,在《春秋明经》中提出了天人感应思想。 他说:“气,母也;人,子也。 母子相感,显微相应,天之理也。” 天与人的关系如同母与子的关系,相互感应。 人有嗟怨之气,则与天上的阴气邪气相感,即所谓“怼怨之气积于下,而阴阳之气沴于上”,“愁叹之声,怨愤之气,上彻于天,而戾气为应”,在这个时刻,必然发生饥旱的灾异。 如果人们修心养性,心清无欲,则人间的和气与天上的正气相感应,则必是政通人和。 这就是“天人相与之理”。 (5)人死为鬼者罔也 刘基根据人假于气而生的观点,批判了人死为鬼的鬼神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