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蒂利希.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蒂利希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蒂利希”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蒂利希 【生卒】:1886—1965【介绍】: 德国和美国着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 1886年生于德国的施塔策德尔。 1904年起在柏林、图宾根、哈勒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 1911年以《论谢林》的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 1912年在福音路德教会获牧师职位。 一次大战期间任随军牧师。 1919年以后在柏林、马堡、德累斯顿等高校讲授神学和哲学。 1929年到法兰克福大学继任马克斯·舍勒主持哲学社会学讲座。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迁居美国,先在纽约神学院讲授系统神学和宗教哲学,1955年以后任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5年病逝。 主要着作有:《系统神学》(三卷,1951—1963)、 《存在的勇气》(1952)、《圣经宗教和对最终实在的探索》(1955)、《信仰的动力》(1957)、《文化神学》 (1959)、《永恒的现在》(1963)。 蒂利希在二十年代接受传统的神秘主义的影响,其后接受谢林的影响,以后又接受了基尔凯戈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逐渐转到存在主义立场。 贯串蒂利希全部着作的中心思想乃是用存在主义解释和充实基督教神学,力图把存在主义哲学和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为神学寻找新的哲学根据,因而他被公认为是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 按照蒂利希的观点,神学包括三个基本问题,这就是:“本质的善”,“存在的异化”,“善和异化之间的分裂状态赖以得到克服和弥补的某个第三者”,可将其概括为:善、罪恶和拯救。 蒂利希主张必须而且应当运用存在主义、形而上学、精神分析学和艺术等范畴和方法对这三个基本问题进行考察,而这三个问题又可以归结为一个基本问题:“我怎样在一个无意义的世界里发现意义?”因而,在蒂利希的哲学和神学体系中占中心地位的,是一种关于焦虑的本体论。 上帝是他的存在主义神学体系的顶峰,是他建立这个体系的最终目的。 而在他的晚年,蒂利希把注意力更多地直接转向人生的伦理方面,试图从人的本性里得出价值和道德。 (1)论焦虑 蒂利希认为,人类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批判时期,焦虑尖锐时期,相对稳定时期。 二十世纪正处于第二个时期,焦虑是现时代的特征。 我们目前的处境是以痛切地感觉到人生的无意义为特征的”。 人们感到自己的真正人性异化了,被焦虑笼罩。 焦虑就是“一个存在者意识到其自身可能不存在的那种情况”。 现代人的焦虑可分为三种,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即本体论的焦虑;对空虚和无意义的焦虑,即认识论的焦虑;对罪恶和惩罚的焦虑,即伦理学的焦虑。 在任何一个特定时期哪一类型的焦虑占主导地位,由历史的文化的因素决定。 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摆脱焦虑。 这些焦虑使人处于悲观绝望状态。 面对焦虑的人处于存在与非存在、生与死的临界状态,人必须以生的意志,以“存在的勇气”才能得到拯救;同样,人只有接受焦虑,才会有存在的勇气。 (2)论存在的勇气 蒂利希独创的概念,以此取代“恐惧”、“遗弃”、“死亡”等传统的存在主义概念,并以此克服存在主义的悲观厌世情绪。 在蒂利希那里,“存在的勇气”既是人的可以评价的活动,又是对人的存在的自我肯定,因此它既有伦理学的意义,又有本体论的意义。 作为本体论意义的“存在的勇气”,把人的某种情绪状 态加以本体化;作为伦理活动的“存在的勇气”,使人不顾与自己的本质的自我肯定相冲突的非存在因素,从而肯定了自己的存在。 人的自我肯定有两个方面:一是把自己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或某一特殊的社会集团的一部分来加以肯定,亦称为“甘当配角的勇气”;二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自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来加以肯定,亦称为“敢于我行我素的勇气”。 这两种肯定都有问题:如果一个人强调肯定自我为集团的一部分,就有丧失自我独特性的危险;如果一个人只肯定自我的独特性,就有丧失世界的危险。 只有宗教才能解决这种困境。 蒂利希认为,“存在的勇气”的根本基础是对上帝的信仰。 他说:“存在的勇气扎根于当上帝在疑虑的烦恼中消逝的时候所出现的上帝之内”。 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就是对这种既胜过个人自己,也胜过个人世界的存在力量的体验。 因此,“信仰是一种被积极的关怀所掌握了的存在状态。” 人只有在对上帝的无限信仰中,才能获得充分的存在的勇气,拒绝来自非存在的威胁。 (3)论存在主义 蒂利希认为,存在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在柏拉图哲学、基督教古典教义、中世纪唯名论中都有存在主义的表述。 现代存在主义的兴起是对西方工业社会及其理性体系的反抗,是对个人生活中直接体验到的那种实在——即存在的强调。 存在主义关于从存在着的个人出发,并用个人体验而不是理性去接近存在的主张“为20世纪的欧洲革命创造了某些认识工具和精神信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