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列子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列子”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列子
旧颢周列御寇着。
《汉书·艺文志》着录《列子》八篇,已佚。
今本《列子》八篇已非《汉书》所着录原书。
可能是晋人聚敛前人之书,附以己意而成。
张湛曾为之作注。
张湛在《列子序》中讲“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
全书贯穿“贵虚”思想,主张生异死同,乐生逸身。
反对尊礼矫情,守名累实。
其养生宗旨为“肆之而已,勿雍勿阏”。
认为人生只是气之暂聚,所以要抓住生年及时享乐,“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公开主张纵欲为欢,认为“徒失当年之至乐,不能自肆于一时”,还不如死了。
主张命定论,认为寿夭穷达,贵贱贫富,皆有其命,所以要“知命安时”。
反映了晋代放达之上享乐主义的颓废思想。
唐天宝元年(742)诏尊《列子》为《冲虚真经》。
北宋景德四年(1007)又封为《冲虚至德真经》。
是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一。
(1)论生死 《列子》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一气所化。
气生化万物,而其自身是不生不化、无始无终的。
万物由气而生化,最后都要复归于气。
人为天地间之一物,也是始于气而终于气。
人之生死,只是形与气之间一往一返的转化,并且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
基于这样的思想基础,《列子》认为生与死本是一致的,不必乐此而悲彼。
“死之与生,一往一反。
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
既然知生之暂来,死之暂往,所以要“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
既生,就要恣性纵欲,尽情欢乐,不必顾虑死后之事。
“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无论贵贱贤愚,死后皆为腐骨。
所以不必为名誉年命等而失当年之至乐。
“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列子》关于生死的观点是个人享乐主义颓废思想在这个问题上的反映。
(2)论力命 《列子》讲的“命”是指“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者。
也是命运、命定之意。
与“命”相对的“力”是指人的主观努力。
《列子》认为,人的寿夭穷达、贵贱贤愚都不是人的主观努力所能决定的,它们都各有其命。
“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生亦非贱之所天,身亦非轻之所能薄”。
“生之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
既然如此,人只有“知命安时”。
“死生自命也,贫富自时也。
怨夭折者,不知命者也;怨贫穷者,不知时者也。
当死不惧,在穷不戚,知命安时也”。
不仅寿夭穷达,贵贱贤愚人力无法控制,即使人的活动也都不是人的意志所使然,而是命定的。
“今昏昏昧昧,纷纷若若,随所为,随所不为。
日去日来,孰能知其故?皆命也夫”。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不得不如此。
“鲍叔非能举贤,不得不举:小白非能用仇,不得不用”。
这实际上是把人的主观努力也包括在命定之中,在“命”的掩盖下偷运了“力”。
(3)论纵欲 《列子》认为,人之生死是气之生化,而“生之难遇”,“死之易及”。
所以要及时行乐,不要为名誉利禄所囚系,更不要考虑死后如何。
像尧、舜、周、孔,“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但名是虚的,死后“与株块无以异矣”,人再赞赏他们,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而桀、纣“生有纵欲之欢,死被愚暴之名”,但他们死后人们再指责,他们也同样不知道。
“彼四圣虽美之所归,若以至终,同归于死矣;彼二凶虽恶之所归,乐以所终,亦同归于死矣”。
所以不必“矜一时之毁誉,以焦若其神形”。
在《列子》看来,“尊礼义以夸人,矫情性以招名”,“徒失当年之至乐,不能自肆于一时”,还不如死了。
“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唯患腹溢而不得恣口之欢,力惫而不得肆情于色,不遑忧名声之丑,性命
之危也”。
总而言之,就是“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列子》主张纵欲,反映了士族阶级腐朽的生活和疯狂的情欲,具有腐蚀人们灵魂,败坏社会风气的消极作用。
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变态心理是封建礼教对人性极度压抑的产物。
《列子》的这种主张在当时对于人们个性的解放,客观上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4)论养生 《列子》的养生理论是与其主张纵欲的观点密切相关的。
《列子》认为,人生在世就是要“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
养生并不是希望不死或长生,而是要使欲望尽可能地满足。
要“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
一句话,就要恣情任性。
如果有了欲望而不得满足,那就是“阏”。
“阏”是“废虐之主”,毁残人生。
所以养生也就是要去“阏”。
《列子》认为,能去“废虐之主”,愉快欢乐地等待死亡,那么即使活一日一月、一年十年,也是养生。
如果是拘泥于“废虐之主”,不肯轻予抛弃,整日忧愁悲哀,那么即使活百年、千年、万年,也不能叫做养生。
因为“尊礼义、矫情性,犹如重囚垒梏”,还不如死了。
《列子·畅朱篇》借晏仲平问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英语辅导班招生简章模板.pdf VIP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固化剂msds.pdf VIP
- 数据结构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 VIP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共3套,可直接打印).docx VIP
- 幼儿园保教综合楼招标控制价的编制.docx VIP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docx VIP
- 医院标识标牌采购投标方案.docx
- 2025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及答案.docx
- 专题233相似图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举一反三讲义)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原卷版).docx
- 对跨越架设施及施工的基本要求.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