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URP项目.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2009 年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URP)项目 目录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HYPERLINK \l "br78"刘启明 一、社会学系 URP 项目 1、 北京地区民间花会组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孙庆忠 项目名称 北京地区民间花会组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项目起止时间 2009 年 5 月至 2010 年 5 月 项目申请人情况 姓名 孙庆忠 博士 性别 专业技术 职务 男 出生日期 从事专业 最后学历 与学位 社会学 人类学 副教授 一、项目概况 1.研究现状 民间香会(花会)组织在乡土社会由来已久。传统乡村最为原始的祭祀是“社祭”,祭 祀守护村落的土地神。据考证,明初规定凡乡村各里都要立社坛一所,“祀五土五谷之神”; 立厉坛一所,“祭无祀鬼神”。这种法定的里社祭祀制度,目的在于维护乡村内部的社会秩序。 1925 年北京大学顾颉刚等人对妙峰山庙会及香会组织的实地考察,首开庙会研究之先河。 作为地域性的庙会,妙峰山从清康熙帝敕封“金顶”庙会开始,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有 数十万香客朝顶,数百档香会进香献艺,这里也因此成为京津冀地区民间宗教的圣地。 1988 年,妙峰山庙会在重建娘娘庙后正式对外开放,自 1993 年以来的 15 届春季庙 会和 9 届秋季庙会,已有 130 余档花会遵循传统会规到此朝顶献艺。与此相应,1980 年 代以来,许多村落重新开始了以“娱神”为目的的庙会节庆活动。庙会和花会的复兴也成为 了中国乡村传统复兴的一个核心要素。对此,学术界多有关注,历史学的研究意在寻找庙 会的历史之源(赵世瑜 2002),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则专注于庙会的仪式过程及其与当 下社会变迁之间的联系(王铭铭、王斯福 1997;郭于华 2000;欧大年 2007)。作为一部 学术史式的著作,《妙峰山:北京民间社会的变迁》(吴效群 2006)将妙峰山庙会视为民间 社会缩影,对庙会和花会活动的历史及研究状况进行了充分的梳理与探讨,然而对花会组 织这一庙会之魂的现状却缺乏田野调查资料的支撑。 近十年来,对民间组织的研究受到了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普遍关注 (王名、刘培峰 2004;仝志辉等 2005),但对花会这类自发性民间组织的研究却少有涉 及。而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调查报告也多呈现出“只见历史映像,不见现实踪影”的状态。此 时,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各地传统的民俗文化虽得到了较好的收集与整 理,有关花会的研究也零星散件,然而缺乏对这种民间文化组织的系统研究,尚有“只见 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 在传统的乡村社会,民间会社承担了农村社会的大众事务、祭祀娱乐、社会福利和自 卫保护等所有官府不管的事情,因此民间社会孕育出了发达的组织系统,在各个方面维系 着社会的稳定,满足对乡民大众物品的给予(张鸣 2006)。因此,我们有必要把目光从 庙会仪式转移到日常民俗生活中的花会组织,考察它们在当代乡村社会文化网络中的组织 类型和传承模式,全面地描述它们在乡村的分布格局,研究它们还能在多大的程度上成为 整合乡土社会的一种力量。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连续 4 年跟踪观察妙峰山庙会的 同时,对 10 余档花会组织进行了重点调查,也获得了一些发现。我们的研究计划意在扩 大样本的数量和范围,以期对民间花会组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符合事实的判断。 2.研究意义 以关注民间文化为核心的民俗学和人类学学者对庙会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庙会仪式过 程的描述和分析,而对在日常生活中花会组织的传承形态和社会效用缺乏系统的调查与研 究,因此本研究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借助社会学

文档评论(0)

157****1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