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学:沙门氏菌病.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沙门氏菌病 Salmonellosis 一、概述: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paratyphoid),是各种动物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总称,临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 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可使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 。 二、病原 1、形态特征 两端钝园、 中等大小、 革兰氏阴性 Gram-negative 0.6~1.0×2~3um 直杆菌 无芽胞、荚膜 ,多数具有周鞭毛 ----具有活泼的动力(鸡白痢、禽伤寒沙门氏菌 例外鉴别上十分有用)。 ---- 都具有菌毛能吸附于细胞表面或凝集红细胞, 2.培养: 需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其分离程序为:前增菌技术;用磷酸盐缓冲蛋白胨水(PBP)1g标本/10ml,37℃5~6h→选择性增菌培养(其中加入胆盐、煌绿如SS琼脂或1%亚硒酸钠),抑制大肠杆菌,使肠道致病菌数量增加, 未被抑制的大肠杆菌发酵乳糖,菌落呈红色;致病菌不发酵乳糖,菌落无色。 ????3 . 抗原性与血清型: 主要有O、H,其次是Vi抗原及菌毛抗原。 其中O抗原是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的基础,可分1~5(3a、3b)这6个亚属,亚属下为血清型,现有2500多个,我国有201个(其中3个以中国的地名命名)。 4. 致病力和毒力因子: 具有较强毒力的内毒素,根据对宿主的致病性分为3类: (1)主要侵害人:伤寒沙门氏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致人肠热症,全身性感染; (2)主要侵害动物:见书中举例; (3)侵害人和动物:有多种,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是突出代表,能引起人和多种畜、禽致病。 抗原结构图 鞭毛(H抗原) 表面抗原(K抗原) 脂多糖(内毒素) 脂蛋白 肽聚糖 毒力因子 (1)脂多糖:外胞壁的基本成分,构成O抗原和内毒素。 (2)肠毒素:热敏性CT样肠毒素,与ETEC的LT相似。 (3)细胞毒素:致肠炎,肠上皮损伤。现发现有三种细胞毒素。 (4)侵袭力与毒力基因:抗吞噬,与O抗原和vi抗原有关,还有质粒和染色体的毒力基因。 致病机理 沙门氏菌入侵细胞的机制 (a)宿主外 (b,c)宿主内 (d)与宿主细 胞接触 (e)进入宿主 细胞内 三、流行病学 健康畜禽带菌现象很普遍 潜藏于消化道、淋巴结、胆囊的病菌可活化发生内源性传染,也可反复通过易感动物,毒力增强而扩大传播。 四、各种动物的沙门氏菌病 (一)猪沙门氏菌病 亦称仔猪副伤寒,急性者为败血病,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 ,主要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特别是2~4月龄仔猪多见。 1.? 症状: (1)急性败血型:多见于断奶前后(2~4月龄)仔猪 ,主要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 临床症状 发热,拒食,很快死亡, 耳根、胸前、腹下等处 皮肤出现紫斑, (2)亚急性和慢性:病原为一般沙门氏菌,特别是鼠伤寒沙门氏菌,临诊上多见,似肠型猪瘟。 ①体温升高,畏寒 ②结膜炎,粘、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连,角膜可有混浊,溃疡。 ③呈顽固性下痢,粪便呈粥状或水样、黄褐、灰绿或黑褐色,恶臭,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持续数周,伴以消瘦、毛租乱,脱水而死,不死的猪发育停滞,成僵猪。 ④部分病猪在病中后期皮肤出现弥漫性痂状湿疹。发生肺炎时有咳嗽和呼吸快等症状。 2. 病变: (1) 急性:败血症病变,全身粘、浆膜出血。 脾肿大,暗蓝色,似橡皮; 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 肝也有肿大,充血、出血,肝实质有黄灰色细小坏死点; 卡它性-出血性胃肠炎。 肝脏有白色坏死点 病理变化 呈败血症病变, 脾肿大,暗蓝色,似橡皮 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 (2)亚急性和慢性: 特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主要在盲、结等大肠,有时在回肠后段。 肠壁增厚,粘膜潮红,上覆盖一层腐乳状坏死物质,剥离见基底潮红,边缘留下不规则堤状溃疡面; 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常可见针尖大小、灰白或灰黄色坏死灶或结节。 ③呈顽固性下痢,粪便水样 黄绿色或暗绿、暗棕色,恶臭 时好时坏,反复发作 持续数周,伴以消瘦、脱水而死???? 病变 特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主要在盲、结等大肠,肠壁增厚 粘膜潮红,上覆盖一层腐乳状坏死物质, 剥离见基底潮红,边缘留下不规则堤状溃疡面。 (二) 、牛沙门氏菌病 (牛副伤寒) 本病病原菌有3种: 主要由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或纽波特沙门氏菌所致。 出生后1个月前后的犊牛最易感,传播迅速、呈流行性,而成年牛一般散发; 多在夏、秋季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