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季氏将伐颛臾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其他文言现象,归纳“是、疾、止、见、
过”等词的义项。 能借助书下注释学习文言文,并按要求 背诵全文 。
2.理清本文在谈话中的层次;学习引用成语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掌握生动活泼、富有雄辩力的写作方法。
3.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及反对战争、维护统治秩序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3
三、自学指导(知识链接)
关于孔子 (可以让学生温故知新,回顾论语六则)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 国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前 497 年, 55 岁的孔子离开鲁国,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历时 14 年而终不
见用,于前 484 年 68 岁回到鲁国。回乡后孔子专修《春秋》之外还整理了《诗》 、《书》、
《礼》、《易》、《乐》,即通常所说的“ 六经 ”。此外,孔子大规模开展教育事业,在我国历
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
“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其中有名的有曾点、颜
回、子贡、子路、冉有。 (补充:他曾经做过季氏家的史官,了解季氏的本性)
2. 关于论语
《论语》全书记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是 语录 体。它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
的一本书,(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宋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
下”之说。)当代,不仅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成立了孔子研究机构。 20 世纪
80 年代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巴黎发表宣言: “ 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首两
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论语对后人影响是多么巨大。
3.背景简介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
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 其一氏贪其土地, 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 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
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4.解题
关键词语是:将、伐
将: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通,于情不合。
伐:攻打,明目张胆,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所以“季氏伐颛臾”是非
正 的事。
第一
学 程
1.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注音
臾 zhu ā ny ú
冉有 r ǎn
虎兕
sì
..
.
.
近于 fèi
出于柙 xi á
将焉用彼相 矣 xi àng
.
.
.
2.找出通假字并解
①无乃 是 与 (“与”通“欤” ,用在句末表推 。 )
② 之 与 (“与”通“欤” ,表反 。 )
3.找出 活用并写出意 和用法
社稷 j ì
.
①故 人不服, 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安之。(来、安,使 用法。 使??来, 使??安)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 之辞。 (疾,名作 ,痛恨 )
4.解 下列加点字的文言
①君子疾夫舍曰 “欲之”而必 之辞 。(舍曰:不 。辞:托辞。 )
.. .
②故 人不服 , 修 文德以 来之。(服: 服。修: 究、完善。以: ,可 “来” 、
. . .
“而”。)
③危 而不持 , 而不扶, 将焉 用彼相矣( 不 。扶持。焉:疑 代 ,可 “哪里”
. . .
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 .伐 ( 以:介 ,可 “凭” 、、“根据”。)
⑤季氏将有事.于 臾。(事: 事 )
⑥今夫 臾,固.而近于 。(固: 固。)
⑦既来 之, 安 之。(来:使??来,使 。安:使??安居 。)
. .
⑧ 力就列 ,不能者止。 ( : 列,施展。就列:接受 位 。)
. ..
⑨ 之内也。(古代 廷内的屏 ,又叫照壁。 里借指 廷。 )
..
5.古今异
①丘也 有国有家者。 (国—古: 侯的封地,今,国家。家—古,大夫的封地,今,
家庭。 :有封地的 侯和有采邑的大夫 )
②夫 臾,昔者先王以 蒙主。 (以 —古 :把??当做, ??做;今: 6.句式 累
。)
。)
①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 : 是国家的臣
)
②何以伐
( 前置句 。)
③虎兕出于柙, 玉 于 中。
(状 后置句、被 句
)
④而 干戈于邦内。
(介 构后置 )
⑤无乃 是 与
( 前置句 )
⑥昔者先王以 蒙主。
(省略句——以(之)
)
7、一 多
①是
例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