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四时期文学期刊与文学作品在陕北的传播-近代史纲要论文-历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 要: 从晚清至1935年前后,陕北地区新式教育的发展,既是近现代以来思想文化变迁的产物,也为文学 在陕北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以《新青年》《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为代表的全国性的文学刊物与书籍在陕北得到了一定范围内的传播,但形成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则是以《秦钟》《共进》等为代表的本土文学性刊物的传播。陕北地区对新文化运动,尤其是文学 所进行的反馈活动,主要集中在榆林中学和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陕北; 新式教育; 文学期刊; 传播; Abstract: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around 1935,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ducation in Northern Shaanxi was not only the produ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hanges since modern times, but also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pread of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in Northern Shaanxi. National literary publications and books, represented by the literary supplement of New Youth and Ta Kung Pao, have sprea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Northern Shaanxi, but the local literary publications, represented by Qin Zhong and Co-Advancement, have formed a greater social influence. In Northern Shaanxi, the feedback activities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especially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mainly focused on Yulin Middle School and No.4 Provincial Normal School. Keyword: New Culture Movement; Northern Shaanxi; new education; literary periodical; dissemination; 二十世纪的陕北,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推进中的滞后地带[1],包孕了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把她作为一个历史的缩微文本仔细解读[2]。因此,通过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 在陕北地区传播状况的研究,能够折射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文学的现代性渐变过程。 一、晚清至1935年陕北地区的文化教育概况 (一)1902年至1918年的文化教育 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的现代性变革在晚清之际就拉开了序幕。1902年,作为戊戌变法运动仅存的成果:全国各地兴办了许多新式学堂;1904年,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正式宣告终结。兴办新式学堂,不但起着普及新式教育、传播现代文明、培植文化新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而且倡导新式教育的文化名流,还通过课堂教学、社会演讲、兴办报刊和杂志、撰写政论性散文等活动,为新文化运动、文学 的推进摇旗呐喊。因此,探究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 在陕北的传播状况,应该以晚清时期新式学堂的兴办作为源头。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同年,雕山书院率先改建为绥德中学堂,开启了陕北现代新式中学教育的先河[3]。学堂修业期为4年,开设修身、经学、国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博物、外文、图画、音乐、体操等课程[4]。1903年,榆阳书院更名为榆阳中学堂[5]。1904年,延安和鸣书院更名为延安中学堂[6]。这一时期,陕北各县的新式小学也纷纷成立。1902年,米脂根据上年朝廷关于办新学的诏书,改圁川书院为圁川小学堂,聘高愉庭任校长1905年,圁川小学堂更名县立第一小学堂[7]。 1911年辛亥 的爆发,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 。1912年,中华 公布了《壬子学制》(次年改成了较为完善的《壬子癸丑学制》),学堂改称为学校。所以,1912年,陕北各县纷纷将原来的中学堂、小学堂变更为中学校、小学校。同时,陕北各地也创办了一些新式学校。 (二)五四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菲关系与菲律宾华人社会形态转型与嬗变-国际政治论文-政治论文.docx
- 网络订餐监管中智慧监管理论的应用研究-食品安全论文-社会学论文.docx
- 马克思对劳动内在结构的分析-经济思想史论文-经济学论文.docx
- 新一代进城青少年社会化的生态问题与对策-社会学理论论文-社会学论文.docx
- 哲学发展中哈贝马斯的成就-政治哲学论文-政治学论文-政治论文.docx
- 韩国对钓鱼岛争端的态度及其影响探析-国际政治论文-政治论文.docx
- 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的内涵、价值、困境及立法保护-劳动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docx
- 张岂之对中国思想、史学及传统文化的研究-历史学论文-历史论文.docx
- 西方世界史编撰体系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历史学论文-历史论文.docx
- 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智慧思想精粹-心理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
- 生物力学视角个性化运动鞋垫的研究综述-运动生物力学论文-体育论文.docx
- 晚宋 诗派与 诗学-各体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 藻类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生物技术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
- 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问题与对策-水污染论文-水利论文.docx
- 《源氏物语》和歌翻译的困境与验证研究-日语论文-语言学论文.docx
- 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本相互作用影响区域创新活动-管理心理学论文-管理学论文.docx
- 领导与决策论文(精选8篇)-领导艺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
- 古希腊人价值观和社会特征为劳作提供的文化语境-世界史论文-历史论文.docx
- 论梅兰芳昆曲得益于乔蕙兰和陈德霖-戏曲论文-艺术论文.docx
- 保险毕业论文-保险论文-经济学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