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军长征中的后勤保障
摘要 : 红军长征中的后勤保障工作对于长征最后取得胜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 本
文拟从红军长征后勤保障的特点 , 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对策等方面作一探讨。
关键词 : 红军长征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是军队组织实施物资经费供应、医疗救护、装备维修、交通运输等各项
专业勤务保障的总称。而红军长征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 , 因此 , 红军长征中最突出
的后勤工作是粮食等物资的筹措。而这一重要问题在学界却很少有系统的研究。近年
来关于长征的文章不少 , 但大多偏重于从军事、政治等宏观角度研究 , 对于长征中粮食
等物资筹措的有关情形大多散记于个人的回忆文章或回忆录中 , 较少有专章论述。本文
试图从长征中红军后勤保障的特点 , 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对策等方面作一些有益的
探讨 , 以期对这一十分重要而琐细复杂的工作有一个较为粗浅的认识。 b5E2RGbCAP
一、长征中后勤保障工作的特点
中央红军在苏区时 , 红军人数已达十万之众 , 加上敌人的经济封锁和自然灾害 , 粮食
等物资供应已显紧张 , 但毕竟还有根据地可为依托。而离开根据地后的后勤保障工作从
组织建置、工作思路、物资来源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p1EanqFDPw
从组织建置看 , 后勤工作始终是红军长征中最为重视的工作之一。在长征开始前 ,
中央苏区的粮食供应、物资储备等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是由人民经济委员会、粮食部、
内务部及财政部等机构分别承担的。长征开始后 , 所有后勤部门和当时的中央机关合编
为一个纵队 ---- 中央纵队 , 又名“红章”纵队 , 共有一万多人。并设立总供给部和各级
没收征发委员会 , 全面负责红军后勤保障工作。林伯渠任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及总供给
1 / 7
部部长。此外 , 军委后勤科编入了军委第 1 纵队先谴司令部 , 其主要任务是负责为军委
领导同志服务和担任军委纵队的后勤工作等。遵义会议后 , 部队进行缩编。总政治部决
定取消各级没收委员会 , 改为在各级政治部地方工作部下设没收征发科 , 负责指导与计
划没收征发工作。林伯渠仍然担负着这方面的工作 , 特别是军委纵队的没收征发工作仍
然由其直接负责。 尽管所有后勤部门混编入一个纵队 , 显得建置不是十分明显 , 但后勤
部门紧随中央左右的编队方式足可看出 , 中央从开始时便非常重视长征中的后勤保障工
作。随着后期红军物资 , 特别是粮食的日益匮乏 , 后勤工作更是事关红军死生存亡 , 以至
出现全军筹粮 , 全军抓后勤保障的情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DXDiTa9E3d
红军长征中后勤工作思路的转变。考察红军长征中的后勤工作 , 其思路经历了一个
重大的转变过程 , 即由初期的全方位的“大搬家”式的被动保障方式转变为随机补充的
主动的保障方式。据罗通回忆 , 初期中央纵队是机关、工厂“大搬家” , 有骡马队、担
架队、挑夫队、抬的抬 , 挑的挑、背的背、扛的扛。当时的中央领导人要把铅印机、缝
纫机、车床、刨床、演戏的道具什么都带走 , “坛坛罐罐”“筐筐箩箩” , 八抬十挑 , 长
长的队伍 , 仅挑子就有 4000 副。这样的队伍在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前只能是被动挨打。
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 , 随着遵义会议后中央领导人的变更 , 后勤保障的思路也迅速得到了调整 , 即除了粮食等部分重要的物资外 , 其余锱重全部丢掉。这样就大大增加了
行军的机动性 , 保障方式也由被动变得更为灵活机动和多样化。 RTCrpUDGiT
二、长征中后勤工作面临的困难
行军机动性与物资储备间的矛盾与红军长征出发前物资准备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所
带来的困难。红军的战略转移是要在不断的行军中才能完成 , 所以出发时带什么 , 不带什么 , 多带什么 , 少带什么都是事关全局 , 极其重要的。而“左”倾错误领导人在长征出
发前把此次战略转移定位为了“大搬家” , 故中央在决定进行战略转移时物质方面重点
2 / 7
是武器弹药等物资的准备 , 甚至连一些兵工厂 , 印刷厂、印钞票的机器等都准备搬走。
对于最重要的物资 -- 粮食 , 尽管也采买了一些 , 但总体上是准备走到哪吃到哪。以至于
粮食储备很不充分。这种“搬家式”的战略转移就使得部队带了许多不易带
, 又用不上
的东西 , 大大影响了行军的机动性。本来
, 行军机动性与物资储备间就存在矛盾
, 在这种
“大搬家”指导思想下 , 这一矛盾就变得更趋突出 , 且影响了更重要物资的携带
, 无疑增
加长征中这些物资的筹措难度。后期红军丢掉了许多“坛坛罐罐”后
, 二者的矛盾虽有
所缓和 , 但为了保持军队的机动、灵活
, 红军所带粮食等物资的数量仍需控制在一定的
限度。甚至有时为了携带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6尔雅文化遗产概览【参考】.docx VIP
- 2025年江西省上饶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国开《学位论文指南》形考作业1-2答案.docx
- 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基层行政伦理建设.doc VIP
- 股骨头骨骺炎胫骨结节骨骺炎.ppt VIP
- 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基层行政伦理建设的论文.doc VIP
- 国际篮联的最新规则 .pdf VIP
- 辽宁省重点高中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分析.pdf VIP
- NB∕T 10877-2021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概(估)算编制规范.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