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公园.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黄浦公园 黄浦公园 黄浦公园始建于清同治七年( 1868 年),距今已有 130 年的 历史,是上海最早的城市花园。公园位于中山东一路 28 号, 东濒黄浦江, 南邻外滩绿带, 西沿中山东一路 ,北接吴淞江 (苏 州河),全园面积 2.0364 万平方米。 从浅滩到公园 黄浦公园原本是吴淞江与黄浦江汇合处的一块涨滩,属中国 “官地”。清同治二年八月 (1863 年 9月),英美租界 (1899 年 改名为公共租界 )工部局决定改造外滩 (今苏州河口至延安东 路口),计划填土拓宽道路,整理岸线,在江边辟建 30 英尺 (9.14 米 )的人行道,并种植行道树。 为此,工部局工程师克拉克 (J.CIark)于同治三年(1864年) 八月三十日和十二月十九日先后提交两份整治外滩和苏州 河口岸线的报告。克拉克认为,由于苏州河口的特殊地形, 在退潮时,苏州河水流和黄浦江水流产生对撞而在河口外形 成漩涡,但在河口南侧的水流却相对静止,泥沙不断沉淀成 滩,这对于安全航行和稳定岸线都不利。为改善这种状况, 克拉克建议构筑外滩永久性的堤岸,并在苏州河口南侧的浅 滩上填土,变苏州河口的喇叭形为直筒形,迫使苏州河的水 流方向和黄浦江一致,这样,就不会在河口出现漩涡和继续 形成新的浅滩。工部局董事会同意克拉克的报告,并且打算 利用河口南端的滩地辟建公共花园 (公园 )。这一方案在同治 四年四月初一 (1865 年 4 月 28 日)召开的租界纳税 (外国 )人年 会上获得通过,工部局随即指示工程师着手进行规划设计, 建园的投资来自公共娱乐场 (俗称跑马厅 )基金会。这个基金 会在同治元年以高价出售了面积约 190 亩 (12.67 万平方米 ) 的第二跑马场,以低价购得了面积达 500多亩(33.33 万多平 方米)的第三跑马场 (跑马厅 ),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于是 同意拨出一万两规银作为建设公共花园的经费。 为填滩建园之事, 工部局请英国驻沪领事巴夏礼 (H.S.Parkes) 出面与清上海道台丁日昌磋商,同治四年( 1865 年)六月十 三日,工部局宣布上海道台已经口头同意填滩。是年冬,填 滩建园及改造外滩工程和疏竣洋泾浜 (今延安东路 )工程同时 开工,以洋泾浜挖出来的河泥填筑滩地。同治七年闰四月廿 九日,上海道台应宝时致函英国驻沪领事温思达 (C.A.Winchester) ,函中指出 :这块滩地为中国政府的公有土 地。鉴于公共花园是非盈利性的公众游憩场所,准予发给道 契并免除押租 (土地产权的一次性价金 ),但每年仍须交纳土 地税。今后如发现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以盈利为目的建筑物或 将土地出租给私人,中国政府将收回这块土地。同年六月二 十日(1868 年8 月 8日),公园正式对外国人开放。到这一年 的年底止,公园建设投资为规银 10223.59 两。 建成后公园的英文名称为 Public Park,中文译名为公共花园、公家花园或公花园,中国人习 惯称为外国花园或外摆渡公园、大桥公园、外滩公园。租界 当局于民国 25 年( 1936 年)9月将园名改为外滩公园,民 国 34年 12月 21日改名为春申公园,民国 35年 1 月20日 改名黄浦公园至今。 公园在同治七年 (1868年)取得地契时为 30.48 亩(2.03 万平 方米)。自此以后,于光绪九年 (1883 年)、光绪三十年、民国 10年( 1921 年)三次在苏州河和黄浦江边填土,增加土地 面积约 10亩(6667 平方米 )。但是为改善外滩交通, 又多次划 出部分土地用于拓宽道路,因此,公园的总面积比初建时不 仅没有增加,还略有减少。民国 11年为 27.98亩(1.87 万平 方米), 1949年为 29.4亩(1.96万平方米 ),1993 年改建后的公 园总面积为 2.08 万平方米。 早期入园规则歧视华人 公园自开放之日起,就不准华人入内。光绪四年五月廿一日 (1878 年 6 月 21 日),《申报》率先发表《请驰园禁》一文 对此事进行评论,文中说: “香港办有公有花园,饰置极佳, 向例不准华人出入。自港督易任后,以此事殊属不公,遂裁 去此令,中西人互游于园。 ”“上海与香港同一律,驰于彼而 禁于上,抑独何欤?” “该花园(指公花园)创建时,皆动 用工部局所捐中西人之银,今乃禁华人而不令一游,窃原工 部局三思。” 光绪七年三月初八( 1881 年 4 月 6 日),上海虹口医院(即 同仁医院)医师颜永京和唐茂枝等联名写信给工部局秘书长 韬朋,对不准中国人入园浏览的规定提出抗议,工部局在 4 月 20 日答复的信中推托说:公园面积有限,因此只能“允 许所有高贵的、衣冠端正的华人进入公园” 。 4 月 25 日,工 部局又写了第二封信,信中写道: “兹奉董事会命 ,

文档评论(0)

kunpengch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